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代表委员建议应建设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1年03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许祖华、彭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体系,更好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急剧变迁,作为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许多珍贵项目濒临消亡和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勇超代表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分层次制定“十二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使这项工作及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应从项目安排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基础设施给予倾斜,加快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博物馆、传习馆等设施。

    “目前,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项目已成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新的聚焦点。但是,此类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未能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二是对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产业项目缺乏科学规划,三是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些造成了政府主导地位的缺失和项目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企业的恶性竞争,造成了珍稀历史文化资源的空置、流失和破坏。”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中说。

    吕建中委员认为,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类项目的优势,必须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科学规划下,实行市场化运作,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才有可能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旅游、发展经济的优势,才能使产业可持续发展,真正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企业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为此,吕建中建议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类的文化产业项目,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方针,通过科学规划的方法,利用市场运作的模式,造就一大批具有导向性、引领性的文化产业集团,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永续传承。

 
 
 相关链接
· 湖南与文物局签署协议 推进湖南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 田青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根"
· 文化部召开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支持开展传承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