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跨台湾海峡地震观测台一期、二期工程已顺利完成,三期工程也已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这将为未来两岸共同监测、预测地震打下一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跨台湾海峡地震探测是2010年由福建省地震局和台湾相关地震机构联合开展的,是首次两岸联合对台湾海峡地质结构进行探测研究。按计划,探测工程分为三期,其目的是获得台湾海峡及两岸精细的地质结构,编制这一地区断裂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该地区的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等研究工作。
据陈建民介绍,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获得了完整的探测数据并通过验收。三期工程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测获取精细数据,预计2012年年底完成。
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同时又与地震最活跃的台湾地区仅一水之隔,台湾地区发生的中强度以上地震往往波及福建及邻近地区。
自台湾“9·21”地震发生以来,两岸有关方面在地震监测预测、震害防御等方面合作越来越密切,双方交流也逐渐频繁。
据了解,两岸每两年会定期联合召开一次“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另外,大陆和台湾地震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双方的地震科研机构也会联合开展不同领域的地震科技专项研究。
此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盟员骆沙鸣也提案建议大陆借鉴台湾地区已建立健全的地震保险制度危险承担机制,加强两岸在地震防灾减灾方面的交流合作。
“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是陈建民所倡导的两岸地震合作发展的方针。他认为,台湾在台网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早,技术也比较先进,因为地域较小,较早地建成了一个高密度的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而大陆方面在地震科技队伍规模和科学研究水平方面有优势。近十年来,大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建民最后表示,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多震灾地区,地震灾害给两岸人民都带来过重大损失,抗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任务。因此,加强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的合作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