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确定推进教育脱贫的政策措施 帮助群众依靠知识技能摆脱贫困
部署“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详细内容]
解读评论
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
“十三五”专项规划那么多,总理为何首选这三个上常务会?
11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围绕“十三五”,国务院确定了不少重点专项规划,为什么是这三个被总理首先点了题?
我国将推动每个贫困县乡村形成特色产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根据中央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3000万人左右。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八大重点任务之首。
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
当不少城市遭遇雾霾锁城,人们不禁有这样的忧虑: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好吗?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三件大事
通过《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定推进教育脱贫的政策措施、部署“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1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几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对这些工作作出了哪些部署?
视窗
- 当天会议专题讨论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保三个“十三五”规划。李克强表示,国务院围绕“十三五”的重点规划很多,本次常务会议之所以专题讨论这三个规划,是因为这三个领域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议题。
- 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也是兜牢民生保障网、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李克强曾前往秦巴山区考察异地扶贫搬迁,在瑞金老区考察脐橙产业扶贫,他在15日的常务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良好环境,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上。
- “从‘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根本之路。”总理说。
- “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正是教育扶贫。研究推进教育脱贫政策措施时,李克强强调,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根本在于重视教育,到了现代,“重教”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传统。
- “治贫要先重教,教育的钱要真正用在刀刃上。”总理说。他同时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让更多人才在贫困地区留下来,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 去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对污染的宣战“不达目的绝不停止”。本届政府曾先后通过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5日的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再次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项任务。
- 李克强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
- 有媒体梳理认为,李克强总理对于中国经济最关心的三个“新指标”,分别是收入、就业和环境,而15日常务会议的三个议题,不仅与这三个指标一脉相承,更是李克强总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理念的绝佳注脚。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