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从农业部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的农业科技提升行动“飞蝗综合防治示范现场会”上获悉:农业部组织实施的“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据专家预测,今年秋季飞蝗发生面积1200万亩,渤海湾沿海、黄河中下游滩区、海南岛等地将出现高密度蝗群,地面应急防治任务在800万亩以上。此外,内蒙古、河北坝上地区、山西大同、新疆等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土蝗仍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将达3000万亩以上。
8月13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飞蝗综合防治示范现场会”上强调,今年秋季各类蝗虫发生的严峻形势不可低估,对秋粮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各级治蝗指挥部要进一步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严格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狠抓关键环节、关键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中要组织和调配好行政管理部门、植保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的力量,一手抓应急防治,一手抓科技攻关,建立起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和科学治蝗的长效机制,提高蝗虫防治的综合能力。
为确保秋粮丰收和农业生产安全,农业部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围绕新技术、新成果的进村入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把飞蝗防治工作切实转到“科技治蝗”上来。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蝗灾发生规律的研究,提高蝗情的监测预报水平。二要加强对飞蝗防治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增强科技储备能力。三要加快对实用技术的熟化和组装集成,形成简便、实用、高效的配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我国飞蝗综合防治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介绍说,该科技攻关项目实施一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在对大量绿僵菌菌株评价筛选的基础上,分离出了强致病力的杀蝗绿僵菌菌株,掌握了绿僵菌的工业化生产免复壮技术,改进了主要菌株产孢工艺,使产孢量比国外同类研究提高4成,成本降至国外产品的1/6;研制和优化了可湿粉、饵剂、油剂及可分散粒剂等新剂型,其中绿僵菌油剂用飞机或机动喷雾器进行超低量喷雾,田间应用防治效果可达81.1%;研究筛选了苦皮藤素、苦参碱等一批新型植物源农药,筛选出的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速效性强、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等优点,每亩用1%苦皮藤素乳油10毫升即能达到90%以上的死亡率;研制成功了烟雾机等大型施药器械,每台烟雾机每天可作业面积1000亩左右,比机动弥雾机治蝗提高工效15-20倍,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药械工效低和特殊环境下的治蝗难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飞蝗预测预报准确率和防治成效。应用GPS技术建立的蝗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采取人工田间监测、GPS卫星定位和GIS分析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蝗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研究建立的东亚飞蝗发生时期、发生密度、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的数学预测模型,可提前20天到半年做出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95%以上,有效减少了盲目防治用药,每个蝗区(县)能年节约防治费用达50万元;开发成功的飞机治蝗卫星导航技术,实际航迹与理论航迹的吻合率可达到85%以上,治蝗效果达到90%左右,工效提高30%以上,结束了长期以来利用人工地面信号队进行导航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实施一年来,农业部按照“绿色植保”新理念,针对沿海、河滩、湖泊和水库等不同生态类型的蝗区,将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配套为不同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先后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建立了蝗虫综合防治示范区10个,累计示范面积20多万亩。通过新技术的示范与培训,防治效果平均提高了10%,提升了项目区治蝗的科技含量。据河北海兴、安新两个蝗区实行生态调控技术统计,两县共示范棉花、西瓜种植控制技术6万亩,有效控制东亚飞蝗面积15万亩,增加农民收益1500多万元,减少防治投入50万元。(梁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