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三年引进各类项目264项,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专业化园区在承接转移过程中的平台载体作用,在承接转移过程中培育和塑造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整合,国际先进制造业向国内转移,东部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成为新的一轮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面对机遇,自2003年“二次创业”以来,西安经开区就充分认识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依托区域内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开始把承接转移与区域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塑造本地区的核心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内地开发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特色日益鲜明,比较优势日益凸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项目引进是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成果最直接的体现。依托陕西省陕汽集团、西电集团、省有色金属研究院等企业的优势资源,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强度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像陕重汽、香港万裕、中钢集团、康师傅饮品、金威啤酒、中集专用车等总投资都超过6亿元,成为西安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的排头兵。在引进中,经开区并不是盲目地承接转移,而是把它与西安区域工业布局调整、产业资源整合重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打造优势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内商用车基地、新材料基地、印刷包装基地、西电工业园、西玛工业园等一批专业化园区的形成。通过项目的引进,经开区的引资策略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内外资并重的基础上,重点吸引和包装优势内资项目,积极促成国外相关知名企业与优势内资项目实现强强联合,在以内资吸引拉动外资上实现突破。凭借本地优势企业,近两年经开区实际吸引外资4.1亿美元、内资100亿元,引资额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今,入驻经开区内各类企业总数达2300余家,工业企业已达500家,且大都集中在机械电子、商用汽车、食品饮料、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上,产业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在承接转移过程中,经开区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产业链的培育和产业环境的构建上。从2005年开始,该区连续三年每年拿出20亿元,累计投入6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建设的全面升级。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2006年先后获准独立批准设立外商商贸企业、西安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并被列为国家级陕西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受商务部委托举办了“出口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战略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品牌推广及概念营销,并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人才和中介咨询服务四大平台。与此同时,在各专业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打造“工业孵化器”,吸引中小企业及骨干配套企业入驻。良好的产业氛围,也促成了更多的跨国公司增资扩资,三菱、西门子、可口可乐、台湾康师傅等都纷纷在短期内追加了投资。
据悉,自2003年以来,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4年保持了40%以上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每两年增加一倍。据统计,2006年其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等4项指标在西部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稳居第一。“十一五”期间,西安经开区将通过实现“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跃升、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跃升”的“两个跃升”,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我省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记者 苏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