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为宁夏13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小灶”,目的是破除生产、研发、加工、流通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瓶颈,实现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农民增收。这是记者昨天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经过几年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针对目前规模偏小、集中度不够、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加工转化能力薄弱、市场发育不够、组织化程度偏低、融资渠道单一等突出问题,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昨天专门研究了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通过主攻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市场营销、政策扶持等支柱体系建设,促进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新跨越。
被初步列入重点发展名单的优势特色产业共有13个,包括枸杞、清真牛羊肉(肉牛、肉羊)、奶牛、马铃薯、瓜菜(设施农业、硒砂瓜)5个战略性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水稻、小麦、玉米)、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6个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苹果、道地中药材2个地方性特色产业。此次最新亮点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小灶”,一个产业将制定一个规划、一套扶持政策、一套研发推广机构、一个龙头骨干企业、一支中介经纪人队伍、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目标是到2012年,全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度比目前至少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 ;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对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连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