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通告
 
江苏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13.1%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8年11月03日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历任中央领导对江苏的一贯要求。11月1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经济运行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40.6亿元,同比增长13.1%。专家评点,这个增幅虽比去年有所缩小,但仍保持了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态势。

    如果将前三季度江苏主要经济数据放在全国、沿海省份和自身同比这个三重坐标系下来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经济继续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中,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数据比较】 从经济总体运行看,江苏13.1%的增速不仅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而且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浙江的10.6%、广东的10.4%,和山东持平。虽然江苏和全国的经济增速同比均有所回落,但在回落幅度上,江苏为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的2.3个百分点,也明显小于沿海一些省份。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情况看,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61.8亿元,同比增长22.9%,这一增幅虽低于全国4.1个百分点,但高于沿海其它发达省份。如果考虑到江苏投资规模体量大,前三季度占全国总量的9.2%,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特别是江苏投资增幅和全国一样,均同比加快了1.3个百分点,因此,江苏投资能够继续稳定增长实属不易。

    在今年全国及各地主要经济数据中,消费堪称亮丽。前三季度,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7.2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不仅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三位;在沿海地区,江苏消费增幅快于粤、鲁、沪、浙。

    出口,在“三驾马车”中受全球经济影响最大。前三季度,江苏实现进出口总额30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增幅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1806.6亿美元,增长23.4%,增幅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和全国相比,江苏出口增速快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江苏进出口额低于广东,居第二位,保持了多年来的态势。

    【共性分析】 年初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风险逐渐释放,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全国和江苏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减缓”、“工业生产和效益下滑”、“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高”、“商品房销售不景气”等江苏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沿海地区以及全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作为一个外向度很高的省份,江苏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当前,市场压力逐步从消费领域向其他行业扩散,一批中小企业面临生存考验,部分大型企业也出现逆转迹象。为了“保增长”,江苏各地及时出手,制定实施扶持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正在收到预期效果。

    【亮点聚焦】 江苏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有四大亮点引人注目。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三驾马车”趋于协调平衡。今年以来,江苏投资保持增势,新开工项目7560个,个数虽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项目“块头”有所增大,总的投资规模增长5%左右。消费高位稳定增长的总体走势没有改变,客观地看,这既受到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撑,一定程度也和物价上涨有关。

    出口方面,虽然外需减弱,但高平台上的江苏外贸仍领先全国。

    ——从三次产业看,农业发展良好,江苏全省粮食连续5年增长;前三季度工业增速虽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但是,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比8月份上升2.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高于GDP增速。

    ——从三大区域看,苏中、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一些经济薄弱地方正走出“低谷”,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苏南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从发展方式看,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投资方面,服务业投资增速持续快于制造业投资,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结构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较高,比如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8%。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前三季度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0%左右。全省共关闭小火电机组223.49万千瓦,前8个月共关停小化工生产企业876家。

    【应对之策】 对于困难和挑战,江苏“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主动应对,攻坚克难,用实招努力规避和化解风险,寻找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出台7个政策性文件和6项具体政策,“保增长、促转型”。省级机关积极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机关。省发改委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省外经贸厅、省环保厅等部门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提高行政效能。为促进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10月中旬,省政府专门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为政策落实“釜底加薪”。

    各地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思路,明确应对策略。南京市提出抓结构调整、促转型升级,抓有效应对,促平稳运行。淮安、扬州、泰州提出“奋战一百天,全力超目标”。南通建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应急互助资金和中小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选择1500家重点中小企业优先给予金融支持,并在全省首创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资金,分5年注入1000万元。淮安市探索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民宅基地回购等办法,确保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土地。苏州市在省政府取消、停止征收相关收费和基金项目基础上,增加6个暂停征收收费项目。无锡市制定新政,明确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企业制度,真正与企业共渡难关。

    【专家建议】 采访中,有关专家认为,江苏经济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国内国际大环境,一方面自身也要积极调整应变,对未来预期要有充分准备,作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效果。对这次金融海啸引发的震荡,专家们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正在逐步传递扩散。到目前为止,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虽没有改变,但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加重,出口压力加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减少,经济不确定性下行风险增加。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积极作为,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路径。

    工业经济要全力确保平稳运行。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要努力保持工业的支撑作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要积极应变,加快调整,做到“短安排”与“长打算”相结合。眼下特别要关注岁末年初的市场机会,加快推出新产品拓展内需市场。

    在市场低潮期加大有效投入。随着需求减少,一些产业出现市场低迷,企业投资也随之降温。专家建议,市场波动有周期性现象,在低潮期加大投入,等到市场复苏时,恰好是项目进入产出期,这种先人一步的“逆向操作”在目前非常重要。

    面对出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内需市场十分迫切。我省前三季度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超过年度计划,当前需要继续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度,同时促进重点产业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更好地破解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建议加大重点项目信贷投放力度,强化对苏北、苏中的金融扶持。比如,可以协调省级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苏北地区的贷款利率浮动比例,在新的银行机构设置中实施倾斜。发挥邮政储蓄优势,推动邮政储蓄与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加强协作,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关链接
· 赵克志:江苏要为长三角发展乃至全国发展做更大贡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