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国国内运输机场总量为78个,除北京首都、上海虹桥、广州白云、天津张贵庄等一些部分省会机场可以起降波音、麦道等大中型喷气式飞机外,其他机场的规模都比较小。
1978年,作为旅客吞吐量最大的首都机场,当年的旅客吞吐量只有102万人次。
时间一晃30年。
2008年9月28日,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3枚的《机场建设》特种邮票,这3枚邮票为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邮票中的每一个机场航站楼都是那么宏伟,那么壮观。
2007年,中国所有通航的149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有10个,纷纷跻身世界繁忙机场行列。
以上这几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对比起来看,宛如一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机场在建设发展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30年,机场建设数量翻了一倍
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撰写的一部《失去的地平线》,让云南迪庆全球闻名,多少旅游爱好者不惜耗费千金,辗转旅途,就为一睹“香格里拉”的神秘风采。然而飞机通航之前,就算到了昆明,还要坐上20个小时车才能到达。1999年,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机场通航,与昆明659公里的距离,就缩短成短短的50分钟,并且与北京、成都、贵阳、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通航。飞机的通航使得迪庆的名声越传越广,也让旅客飞抵迪庆也愈加方便。
迪庆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切实好处。由于机场建得越来越多,藏在深山处的风景也为人们所熟知。
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大陆颁证的运输机场达到155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颁证的通用机场71个。运输机场比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78个机场,增长了一倍。在运输机场中,有多个机场可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商用客机A380,可起降B747等大型客机的机场有28个,国际机场达32个,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机场建得越多,机场密度也就越高。如今,国内运输机场的密度达到每10万平方公里1.5个。所有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主要旅游城市都拥有了较为现代化的民用机场,一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地面交通不便地区也建设了相应规模的民用机场,全国机场布局更为合理。
民航运输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以地面交通100 公里或1.5 小时车程为机场服务半径指标,现有机场可为52%的县级行政单元提供航空服务,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1%、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82%,航空运输覆盖了我国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0年,客货吞吐量呈百倍增长
1000万的旅客吞吐量,在1978年的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那时候,买一张机票,需要的手续太多,县团级的干部还需要拿着组织上开的证明去买票。那时候,航班量少,票价又很高,因此能坐上飞机的中国人,可谓凤毛麟角。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飞机越来越成为普通大众出行的一种选择。这样一来,旅客多了,做生意的人也多了,往来货物也频繁了,于是客货吞吐量就像刚离弦的箭——不停往上“飞”。
30年来,我国大陆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年平均分别增长15.9%、15.1%,是同期GDP增长率的1.62倍和1.54倍,远远高于同期世界机场的平均增长水平。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1958年至1978年,首都机场业务量增长缓慢。1978年,年旅客吞吐量只有102万人次。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的业务量大幅度增长。1994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到2000年,用了6年时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200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2005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200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9位,跻身世界大型繁忙机场行列。而2000年投入运行的上海浦东机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货运快速增长,2007年货邮吞吐量达到256万吨,位居世界第5位。
30年,机场十年一个新模样
机场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一方面需要加快新建机场的步伐,一方面还要对现有机场加大扩建和改造的力度,于是,各机场的规模不断扩大。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双跑道同时运行,三跑道同时运行……这些词随着经济的发展,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30年间,人们感觉机场候机楼的面积越来越大,机场建得也越来越壮观,有的甚至成为当地城市的标志。
30年间的发展,首都机场不能不说是中国机场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1958年建成的首都机场,当时的航站楼只有1万平方米,50年后的今天,首都机场成为拥有三条跑道、三座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航空枢纽港。
改革开放以后,首都机场经历了三次大的改扩建,1974年开始,首都机场第一次开始了长达10年的扩建。1984年,首都机场成为拥有一座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国内首个拥有两条平行跑道、日保障起降飞机能力可达200架次、日旅客吞吐量可达2万多人、年旅客吞吐量能力提高到8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
1991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69.97万人次,已经超过了1号航站楼的设计能力。到1994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而1995年又达到1500万人次。
1995年10月26日再次扩建,新建了总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48万平方米站坪和一些配套设施。由于旅客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达到35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在2004年眼看就要突破。为了满足北京首都机场客货吞吐量迅速增长的需求,为了满足保障北京奥运会的需要,2004年3月,首都机场又开展了第三次扩建。2008年2月29日,首都机场启用了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从空中俯视,3号航站楼犹如一条巨龙昂首卧在首都机场的东北方,“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磷”、“龙须”五部分清晰可辨,“东方巨龙”完整的建筑格局和整体动感令人震撼。
2008年8月,3号航站楼见证了首都机场在奥运保障中的不朽功勋。在历时84天的奥运保障中,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万奥运大家庭成员、宾客、观众、媒体,提供了安全、顺畅、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总架次、高峰日架次、高峰小时架次、高峰小时架次的历史纪录,取得了“零投诉、零事故、零事件”的优异成绩。
首都机场的发展,也是国内机场规模不断扩大的缩影,可谓十年一个新模样。
30年,机场围界外的春天更精彩
航空城,是指以机场为核心,集航空运输、物流、商贸购物、旅游休闲、工业开发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机场综合体。在30年前的中国,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当时的中国,只关心机场围界内的规划。
而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把航空城、临空经济区都规划其中,试图以机场带动多产业的发展。
民航局机场司司长张光辉谈道,30年前的机场在规划时,根本不敢想航空城这个词,增加航班量是他们那时考虑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航空旅客提高工作效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成为机场发展的一种责任,于是航空城应运而生。
2004年8月,广州新白云机场在广州花都区启用,当时一个“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发展花都”的思路由此出现,而今,花都空港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
35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新城区——花都航空城,早已经有了明确发展方向,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广州国际空港物流园区、联邦快递亚太区转运中心配套产业园区、机场商务区四大板块并立,共同发展。到2007年年底,已经有20个项目落户新城,总投资高达65亿元。而随着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的启用,一个集现代航空物流业、保税加工、临港制造、商务贸易等临空经济产业区,也将指日可待。
其实不只广州才有航空城的规划,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多个地方都有,甚至一些中型机场都有相应规划。他们希望借助机场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带来滚滚财源。
2008年,中国的一些机场已经从一栋航站楼发展成为一座航空城,虽然这座城的设施尚不完善,但至少已经有了雏形。
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而立”之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场变成一座座生机勃勃的航空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