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签署相关协议,通过加强部省合作,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增创珠三角体制机制新优势,进一步发挥珠三角对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出席了相关活动。
省政府与卫生部签订协议,共建共管在粤卫生部管理的中山大学6所附属医院,省财政将在5年内投入2.25亿元支持医院发展。根据共建共管的要求,卫生部将在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CEPA协议、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给予广东更多的政策支持。广东省将把部管医院的发展建设作为卫生重点工作,纳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加快推进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备忘录》。备忘录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体系,率先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覆盖城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机制,先行先试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和指导在珠三角地区共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区,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职业能力开发评价示范基地、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国家级工伤康复基地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广东研究基地,并支持和帮助广东加强粤港澳及泛珠三角交流合作,指导和支持广东与先进国家开展有关方面的交流合作。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出席了省政府与卫生部的签约仪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杨志明、张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出席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签约仪式。(特派记者 胡键 陈枫 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