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接受记者采访,就近期电影市场情况、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发展、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请问2008年我国电影发展的情况如何?
2008年我国电影发展取得喜人的成绩。随着电影投资和制片主体的市场化、多元化,我国电影创作持续6年数量攀升。2008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06部,同时全年生产动画片16部、纪录片16部、科教片39部、电视电影107部,涌现出《梅兰芳》、《超强台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农民工》、《筑梦2008》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影片。
据统计,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同比增长10.14亿元,增幅达30.48%。特别是去年12月份全国票房超过5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5.28亿元和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84.33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尤为可喜的是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其中,《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画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等8部影片均创造了票房过亿的优异成绩。
随着电影院线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内外各类资本纷纷看好电影市场,电影院线改革发展模式日趋成熟。2008年,城市影院建设如火如荼,全国院线公司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同比增长8.27%;新增银幕数570块,平均每天新诞生1.56块银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比去年增长16.16%。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数字电影院线19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58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流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梯次发行放映网络,构成了适合不同阶层观众欣赏的、比较合理的电影市场结构。
2、2009年电影开市的情况如何?
2009年1-2月全国城市电影市场取得开门红,继续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场繁荣局面,不仅票房、场次、人次指标同比有较大增幅,而且国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据初步统计,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票房为9.96亿元、场次为89.61万场、观众为325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3.5%、11.6%、43.8%。在电影市场总体强劲上扬的同时,国产影片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国产影片票房为7.91亿元、场次为65.33万场、观众为2604万人次,与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57.4%、5%、41%,三项指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4%、72.9%、79.9%,远远超过进口电影,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春节期间,票房居前五位的电影全部被国产片囊括。
2009年1-2月份是贺岁档的收官阶段,不仅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以及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国产商业大片继续保持了火爆势头,更为可贵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国产影片在与商业大片同档竞争中创出了佳绩,《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分别取得了亿元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特别是投资仅为600万元《喜羊羊与灰太狼》,创造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新高。此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创作的数十部影片也以大规模展映方式或从局部地区进入市场。2009年1-2月份城市主流院线新增影院18家,新增银幕97块,新增银幕数与2008年同比增长20%。
3、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国产电影非常火爆。我们前往采访的记者看到,在黄金时段,一些影院出现了排长队购买电影票、甚至一票难求的现象。请问您如何看待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热情况?原因是什么?
近期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爆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现象。我们认为,国产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国产电影类型类别增多,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今春贺岁档电影市场可供选择的影片远远超过往年。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总量达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数量的两倍。二是电影制作精良,满足了观众审美需求。去年年底陆续上映的贺岁片比以往更注重故事内核,在幽默的同时显得厚重、深刻,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共同提升。如《梅兰芳》上映后,观众对影片“东方神韵、全球视野、中国特质、人文关怀”的艺术追求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影片的成功反映出国产大片创作开始走向理性和成熟。三是国产电影讲述“中国故事”,贴近生活实际。国产贺岁片《非诚勿扰》、《梅兰芳》、《叶问》、《赤壁》等都是中国故事,有根有据,或取材于真人真事,或来源于生活实际,并选取平民化视角,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观众好评。四是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入,银幕数增加带动消费潜力。随着院线制改革深入,行业内外资本纷纷投资城市影院建设,形成了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影院建设的热闹局面。五是营销创意不断出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逐渐成熟。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提高,在制作、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运作科学、规范,使国产影片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六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影市场逆市上扬。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观众社会心理的变化,人们出于心理安慰等需要走进影院也是国产影片春节市场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4、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产电影却取得了优秀的业绩,整个电影市场逆市飘红,请问如何看待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去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逆势而上,国产大片更是全面开花,充分说明如果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则能化“危”为“机”,使我国电影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是我国电影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金融危机将使电影市场产生更大的消费需求。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萧条时期往往是电影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电影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慰藉作用,经济萧条的年代,人们的物质消费受到抑制,精神消费则会膨胀。美国电影正是在应对1929年经济危机中迅猛发展并成为世界电影第一大国的;日本动漫业是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迅速崛起的;韩国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也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迅速发展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我国电影产业的逆势增长,意味着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大力发展的契机。二是金融危机使我国电影产业获得抢占国际电影市场的战略机遇。从全球范围看,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际电影产业巨头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会造成电影巨头的国际市场一定规模的萎缩,这无疑将给中国电影产业崛起带来机遇。三是金融危机有利于提高国产影片质量,进一步优化电影产业结构。金融危机使制片商、电影企业在策划和制作上更谨慎、更精心,在创作拍摄时既注重降低成本,又注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从而催生出一批中低成本的佳作。同时,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可以激励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拍摄出一批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的影片。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危机传导作用的加大,我国电影产业也将受到负面影响并不断加深。这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一是金融危机将影响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来源。中国电影的融资渠道的主要渠道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等。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息等因素,这些融资来源受到影响。二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投入不足,将可能影响中国电影的质量。投入不足势必造成电影制作在技术和场面上等方面难以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影响影片的视听效果。三是金融危机将使电影产业链条延伸、衍生品销售受到消极影响。
5、广电总局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方面有何针对性措施?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影的逆势而上,为我们在特殊情况下发展电影产业,增强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我们在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积极鼓励支持电影生产。特别是针对经济危机时候人们需要心理抚慰、精神激励的情况,积极鼓励生产金融危机时期最受欢迎的抚慰心灵、寻找梦想疗伤型电影,坚定信念、刻苦努力的励志型电影,轻松幽默、诙谐夸张的喜剧型电影,升华灵魂、回归人性的反思型电影,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刺激电影消费。二是积极实施重大电影产业项目。开展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重点推动国有院线的建设和跨区域扩张,加快院线制改革和做强做大,突破影院数量过少对电影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的积极性。开展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制作的整体水平,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带动电影产业的升级和制作规模扩大,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三是积极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四是鼓励电影出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6、我们注意到,今年春节国产贺岁电影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以《喜羊羊与灰太郎》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异军突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这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春节期间,投资600多万元的国产动画影片《喜羊羊与灰太郎》自上映以来,凭借精心设计的卡通造型、老少咸宜的创作风格、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上座热度居高不下,首日票房800万元,首周末一举突破3000万元,目前全国票房近亿元。该片成功的动画产业模式,对我国大力发展动画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国产动画产业必须树立原创卡通品牌。《喜羊羊与灰太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卡通品牌已经进入成熟期,具备了较强的影响力。二是国产动画制作设计要注重故事性。动画的核心价值是故事性,动画电影要想吸引观众,最终要靠丰富曲折的故事取胜。《喜羊羊与灰太郎》成功得益于故事风趣幽默,情节轻松,非常贴近于现在的青少年生活。三是国产动画创作要继续宣扬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喜羊羊与灰太郎》中洋溢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小羊与灰太郎的斗争表现了小羊的机智、幽默,可以说做到了寓教于乐,受到家长赞扬。四是国产动画产业要有科学的产业营销模式。《喜羊羊与灰太郎》产业链比较完整,从电视动画到图书出版,从周边产品到电影创意,整体运作成效显著。目前图书销售超过百万册,销售价值超过2000万元。五是国产动画产业要有开阔的受众视野。《喜羊羊与灰太郎》的成功在于突破了国产动画电影观众定位低龄化的瓶颈,让人看到了动画电影老少咸宜的希望。六是国产动画产业仍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通过及时恰当的产业政策来推动动画产业快速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
7、您如何评价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
中国电影业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放电影生产力,激发艺术创造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影产量逐年攀升,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经过持续6年的创作数量攀升,中国电影已经步入世界电影生产大国行列。二是电影生产呈现出多主体踊跃投资的新局面,从2002年的只有几十家投资主体,发展为2008年的超过300家,其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投资结构趋于多元。三是电影市场从低靡走向活跃,年票房总额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突破43亿元,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过了30%。四是电影综合效益显著增强,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五是影院建设方兴未艾,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从2002年1400多块,猛增到2008年的4000多块。
8、数字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电影业的浪潮。请问目前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展情况如何?
中国电影密切跟踪世界电影科技发展趋势,目前,数字技术已在我国电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08年,电影制作业数字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圆满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从规模和水平来说,堪称“亚洲之最、世界一流”,具有年生产制作80部电影故事片、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的能力,从而结束了中国大片到海外加工的局面。电影数字化放映和数字电影院线建设也迈出历史性的步伐,目前与国际接轨的城市2K数字电影银幕已达700块,居世界第二位。1.3k开始起步,农村0.8K数字电影放映已经普遍推广。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已陆续完成1600多部故事片的数字化转换和修护。
9、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让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近年来广电总局一直在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也是广播影视系统的一项惠民工程、阳光工程。据我所知,实施惠民工程的一个难点就是要保证工程的连续性、长期性。请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电总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近年来,广电总局按照中央要求,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了“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实现了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按照这一思路,广电总局对农村电影放映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将农村电影放映的政府投入方式从专项资助转到购买公益服务;将农村电影放映的运营体制从单一的国有发行公司转到股份制的、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院线公司新体制新主体;将农村电影放映的技术体系从胶片放映转到数字传输放映新体系。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为农村电影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巨大变化。2008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达228万场,加上16mm胶片放映地方上报的场次,总数达到了715万场,观众达16亿多人次,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发展道路。
10、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对农村电影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从根本上破除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电影发展的观念桎梏,明确了农村电影发展既不能单纯靠政府大包大揽,也不能单纯靠市场自由发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电影如何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强化了政府在培育市场和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购买方式,强化了企业在市场运作和发行放映中的主体作用和经营方式,对于推动农村电影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新思路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创新,体现了中央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电影事业、产业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市场运作和公益服务两个规律的辩证统一、企业经营和政府购买的两个主体的协调统一。
11、我注意到,新思路提出的是“政府购买”,而不是政府直接实施。这是新思路的一大亮点。请问“政府购买”是如何实现的?政府购买需要以财政作保障,这个财政保障机制如何建立?
“政府购买、群众受惠”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政府采取“养事不养人”的方式,以购买公益版权、场次补贴和部分设备的形式,向农民群众提供免费放映的公共服务,实现每个村每个月看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按照这种方式,谁的设备好、谁的服务好、谁的价格便宜,政府就采购谁的,就与谁签订放映合同,不搞垄断,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建立农村电影的财政保障机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要把农村电影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考核干部的内容等“五个纳入”的工作要求。同时,广电总局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制定了《“十一五”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在“十一五”期间总计投入10多亿元,地方财政按照东中西部进行自筹或配套,用于购买公益放映场次补贴和部分数字放映设备。目前,中央财政保障机制已初步建立,2008年财政部投入的场次补贴3.3亿已下发到各省,发改委资助的2亿元数字设备已完成生产,陆续集成下发到各地,地方各级财政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成效明显。
2008年12月,中宣部、中编办、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发文并召开会议专门部署,将地方电影发行放映行政管理职能和农村电影管理职能,统一归口划转到广电部门,这为下一步有力推动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体制环境。
12、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提出要“企业经营、市场运作”,这和一般的惠民工程明显不同。请问,“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是如何进行的? 目前情况如何?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政府运用供求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杠杆,通过市场和企业来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的开展。这个思路的关键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建立农村电影市场体系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良性循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重点和核心就是推进股份制、院线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的经营主体,从而将农村电影放映的运营体制从单一的国有发行公司转到股份制的、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院线公司新体制新主体。在实践中,各地大力整合原有的市、县国有电影公司资源,积极吸收民营、个体等各类资本投资,组建一批以股份制、公司制为特征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塑造了农村电影经营新主体,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放映队,在行政村设立放映点,形成了上下贯通、资本连接、覆盖到村的发行放映网络。目前,全国共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158条,各类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13328支,掌握数字放映技术的放映员达到19704名。随着农村电影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大,各方力量纷纷看好农村电影放映这个前景广阔的大市场,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到普通的农民放映员,都在关注着农村电影数字化的新进展,准备在这场大潮中有所作为。多元化农村电影放映主体的不断出现,使农村电影形成比质量、拼服务、重效益的竞争格局,保持了良好的生机与活力。
13、在农村电影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数字化放映?
与传统的胶片放映形式相比,数字化放映利用卫星传输,传输快、成本低、效果好,是农村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吸纳世界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放映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重要方式。目前,数字电影是拉动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火车头”。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立数字电影地面卫星站54个,各级财政和院线公司购买数字放映设备13496套,放映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的228个地市、1589个县、15654个乡镇、270787个行政村,占全国覆盖面的三分之一。
同时,为确保公益版权数字影片的供应,广电总局专门成立了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公司,由政府委托承担全国农村数字影片公益版权的集中采购和发行工作,建立起片源保障机制。截至目前,数字中心和新农村发行公司已向全国发行的公益版权数字影片达到452部,商业发行的数字影片达到828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中国电影科研所、质检所为农村数字放映提供技术支持,已完成了十余种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上百次的技术检测。由中国电影器材公司负责院线公司和放映队的人员培训,承担放映设备集成、维修等各项中介服务,已为全国1万余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提供了集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