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共赢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环境合作高层论坛14日在京开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面对严峻的全球环境保护形势,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协力推进,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行动,谱写全球环境合作新篇章,努力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生贤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等一系列新理念,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为: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2006-2008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6.61%和8.95%,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2.46%和5.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2006~2008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08%,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3.35%。3年来,仅降低能耗一项累计节约2.9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亿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08年各流域水质均略有改善,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第一次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15.8个百分点。
周生贤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还十分严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做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不仅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对全球环保事业的重要贡献。为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环境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与自己发展水平相当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环境事务,支持国际社会就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采取行动。
截至目前,中国已加入多项国际环境公约,领域涉及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等各方面。同时,建立健全履约管理机制,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履约工作进展顺利: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等目标;加速淘汰氟氯烃类、哈龙等物质,提前两年半实现履约目标,在2009年年底可完成四类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100%淘汰的任务;制定了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国家实施计划,大力削减和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2009年5月17日,全面停止滴滴涕等9种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实现阶段性履约目标;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至2008年底,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周生贤强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加强国际环保合作潜力巨大,我们要在绿色经济政策、环保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技术研发和转让,以及基础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务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更加主动的意愿,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行动,共同研究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后,周生贤与意大利环境、领土与海洋部部长斯特凡尼亚·普雷斯蒂贾科莫,《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主席阿马赞共同为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大楼正式启用揭牌。
论坛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主持。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保护臭氧层公约秘书处副秘书长哈威兹,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