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mages/00123f3c46f20c48df4902.jpg)
王晨在特拉维夫大学发表《加强交流沟通,促进合作发展》的演讲(国新办杨同贺摄影)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于当地时间19日晚在特拉维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加强交流与沟通,促进合作发展”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加强交流沟通 促进合作发展——在特拉维夫大学的演讲
(以色列,2009年10月19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王晨
尊敬的Aron Shai教授 Stanley Fischer 教授 Gadi Ariav 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很高兴来到著名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与各位朋友相聚,共叙友情,畅谈中以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展望两国交流合作的未来远景。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这次活动的组织方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推动历史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两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过不幸的遭遇,也曾经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特别是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曾经共同抗击法西斯,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相互怀有友好感情和敬意,这些都曾传为佳话,成为两国人民深切交往的共同基础。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苦难,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形成了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以两国虽然建交时间不长,但是两国关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政治关系良性发展,重要往来频繁。2000年我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以及其他一些领导人曾先后访问过贵国,贵国的赫尔佐克总统、魏茨曼总统、卡察夫总统、拉宾总理、内塔尼亚胡总理、奥尔默特总理也在任期内成功访问过我国,佩雷斯总统出席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双方频繁的高层政治交往,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农业、旅游、民间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了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良好的中以关系是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造福两国人民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国举行隆重的建国纪念活动。为了让以色列朋友进一步了解我国,我在此简要向朋友介绍一下有关情况。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和压迫,经过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人民沿着邓小平先生指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多年来,我们成功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回顾60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我们有过失误和教训,但最终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纠正了失误,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促进国家发展、得到人民拥护的发展道路。60年的艰辛奋斗、60年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展示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新中国60年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成就,更体现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心向和智慧,我们用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条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强国富民的梦想,也让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人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美好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谐发展。在总结我国发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把发展作为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人民正深入贯彻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对外政策方面,我们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我们主张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发展中国家加深传统友谊,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并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尽管我们建国6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要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应对的挑战也很严峻,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借鉴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各国朋友的聪明才智,借鉴各国成功的发展和治国理政的经验,谋划好我国的发展大计。中华民族是一个强调和平和谐、合作共赢的民族。即使我们未来发展强大了,我们仍然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各国平等商量处理各种问题,共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以色列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拥有律师和注册会计师最多的国家,每万人中有130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是中以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中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以两国政府签定了“文化协定”和“教育合作意向备忘录”,两国在留学生交流、人员互访、科学合作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与交流。特拉维夫大学是中以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以双方每年互换5人/年的奖学金名额,用于双方留学人员到对方国家学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我国10余所著名高校同包括特拉维夫大学在内的以色列高校保持着校际交流。我高兴地看到,特拉维夫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于2007年开设了孔子学院。目前,学院运作顺利,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青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也是促进中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未来力量,我们真诚欢迎有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大学生和学者到中国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也乐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和学者到以色列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真诚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以两国青年进行更多的交流交往活动,通过两国青年的相互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推动两国关系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
两千多年前,《圣经·旧约》这部影响深远的经典在这片沃土上诞生,犹太民族所演绎的“摩西出埃及”的壮丽景观早已被当作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象征长存于东西方的历史画卷之中。与此同时,中国的先人们提出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滋润着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并多次在历史上演绎出“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好佳话。经过漫长岁月,两国人民都能感受到了先哲们思想的重要,这是中以文化深层次的相似之处,也是我们两国交流合作的基础。我们欣喜地看到,中以关系在过去这些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和成果。可以说,现在是中以关系发展的最好时期,双方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日益密切的人员往来,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力促进了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我们希望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的任务。其中,积极而广泛地开展与各国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热切希望两国媒体界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媒业在过去的30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色列的媒体业也很发达。但与两国媒体业发展现状相比,中以互派记者的数量却较少。以色列在中国只有2名常驻记者,中国在以色列只有4名常驻记者。信息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加深中以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助于扩大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的良好社会基础。中国政府重视信息传播的影响和作用,重视与包括以传媒在内的国际传媒合作,希望中国媒体在向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及时、全面和客观的中国信息时,积极开展与包括以色列媒体在内的国际媒体的合作。
中国的发展需要得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各国媒体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希望以色列媒体能深刻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关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积极向以色列人介绍这些信息,帮助以色列朋友了解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负责任的中国。中国的传媒发展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包括以在内的世界同行的有益经验。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以色列和世界传媒业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进一步推动中以两国的了解与沟通,加强媒体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传媒业的发展。
中以媒体应该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实现两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已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政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为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动力。以色列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中以媒体都要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报道两国互利合作,扩大合作渠道,拓展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容的信息,使两国经贸互利合作走向新台阶,为开创中以经贸合作的新局面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中以媒体应该成为传播两国文化的纽带和传播友谊的使者。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使得我们当今的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每个民族、每种文化各有所长,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增进理解互信作用巨大。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是通过与本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发展的,也是通过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学习而进步的。犹太文明所表现出的在不断迁徙、不断流散中广泛吸收外部文明的特质和要素集成了希伯来文化的大成。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都具有兼收并蓄的本质属性,应该相互加深交流、共同发展。近年来,中以文化交流频繁,两国签署的“文化合作协定”推动了双方在文化、艺术、文物、电影、文学、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深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作为连结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中以两国媒体应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以两国媒体应该加强彼此间深入而通畅、平等而友善地交流,努力寻求共同点,使之成为中以两国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多年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积极倡导各国媒体、新闻机构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推动了中国媒体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世界主流媒体在不同层次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互信。我们愿意为以色列媒体同中国媒体的交流合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开拓中以媒体交流的新局面。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