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7日,由民政部和东盟秘书处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东盟10+3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邹铭,外交部亚洲司一秘陈翔和东盟秘书处代表玛坤扎•瑞耶斯女士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张卫星出席闭幕式并作研讨会总结。40名来自东盟10+3成员国、部分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参会代表和部分国际组织专家结合本地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灾害信息获取、灾害预警、应急联动和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志愿者参与以及促进区域合作等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和研讨。
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全面总结和提炼了研讨观点和政策建议,提出通过建立固定办公室或机构来全面协调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明确各级政府和利益攸关方责任和义务,建议出台土地利用政策等措施加强地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机制建设工作。会议还就克服资源瓶颈困难动员地方资源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吸引地方学术机构并为基层政府提供培训等方式参与和支持政府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和应急行动,以及加强社区减灾工作以实现安全学校和安全医院,建立志愿者系统,加强政府与私营机构合作,推动企业参与城市规划并建立私营机构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指南和工作程序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强调,应加强公共意识提高工作、鼓励东盟成员国参加“城市恢复力联盟”运动、建立和更新信息交流和更新系统、开展城市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制图和社会经济脆弱性分析、推动科学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内应用等方面工作。
参会代表和专家深入交流了10+3框架下减灾救灾合作需求,对进一步加强减灾领域国际和区域合作达成共识。提出了建立网路沟通平台和邮件网络,时时更新和交流灾害管理信息,建立区域知识和专家库,建立东盟10+3论坛和东盟灾害风险管理日以强化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和经验交流;加强成员国培训能力建设,了解和评估成员国培训需求,动员各国和区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培训;鉴于成员国科技能力不同,建议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以获取和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并辅以技术和技能培训。同时,中国、日本和韩国可提供现有高科技协助成员国进行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评估,并培训成员国技术人员,以提高高科技应用意识和技能;建议东盟成员国扩大减灾救灾融资渠道,适时建立东盟基金,并寻求世界银行等机构资金支持。探讨建立区域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应对巨灾。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我国推动东盟10+3国家在减灾救灾领域内开展务实合作的体现,对于进一步巩固东盟10+3成员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