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柳斌杰在开罗国际书展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上致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1年01月28日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在多样中求同一 在交流中求发展
——柳斌杰在开罗国际书展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上的致辞

    今天,我们从遥远的中国北京、长城脚下,来到了美丽的尼罗河畔、金字塔旁,一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这也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地方。在中国,很多人,包括我,在童年的时候都非常喜欢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乘坐着飞毯来到神奇的阿拉伯世界。

    尽管今天我们还没有神奇的飞毯,好在我们已经有了飞机,有了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这些缩短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不仅使我们实现了飞到阿拉伯世界的夙愿,也让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个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渠道。

    但对于渴望沟通和交流的人们来说,地理上的距离从来都不是问题。2000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伟大使者,他用毕生的精力,依靠简单的交通工具,跨越千山万水,打通了从中国向西远至地中海的丝绸之路。正是他,揭开了中阿文化交流的序幕,以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从中获益很多。600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多次到达阿拉伯地区,成为传播友谊和知识的使者。

    不避艰险、长途跋涉的还有虔诚的信仰者。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并不断发展壮大。今天,中国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35000多座清真寺,遍布中国城乡各地。这得益于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得益于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文化,始终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作为世界上两个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文学作为沟通人类情感和心灵的桥梁,就成为文明对话、文化交流的一个最先的窗口。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家用他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力记录时代,阐述思想,刻画人性,具有直抵人类心灵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共同的思想情感,使得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彼此了解。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不管是用哪一国语言、哪一种文字写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从先秦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始,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喜欢用文学色彩浓重的散文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思想,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群星灿烂,《红楼梦》、《水浒传》等流传世界,享誉百年。到了现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造就了鲁迅、老舍、巴金、茅盾等众多文学名家,包括很多女性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30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面貌,繁花似锦,异彩纷呈。

    我们正在站立的这块被称做阿拉伯的土地上,产生过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加美什》,它远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早了好几个世纪,还产生过神奇的《亡灵书》。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承前启后、贯穿东西,《悬诗》、《一千零一夜》等作品举世闻名;而近现代以至当下的阿拉伯文学更与世界文学同步,纪伯伦、纳吉布·马哈福兹等作家,不仅是阿拉伯文坛的明星,也是世界文学的巨匠。这些都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值得我们高兴的是,今天我们所在的大厅,就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及文学巨匠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名字命名的。

    可以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深化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但要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并非轻而易举,我们需要一个桥梁、一个纽带、一把开启对方文化宝库的钥匙,那就是翻译工作。在翻译工作中,文学翻译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阿拉伯文学著作是赞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长诗作品《天方诗经》,当时是1890年。随后,《一千零一夜》、《先知》、《神灯》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介绍到中国,尽管作品并不很多,但对鲁迅、茅盾、林纾、冰心等中国当代、现代作家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阿两个古老的民族都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掠夺,中阿人民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道路上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以埃及为首的一批阿拉伯国家排除种种干扰,毅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了外交关系,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对此,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进入21世纪,中阿双方领导人更加重视中阿关系的发展,在“中阿合作论坛”机制之下,中阿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领域的合作,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双方贸易额从2004年的364亿美元攀升至2009年的1074亿美元。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已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并在这些协定的框架内,签署了一系列的文化合作执行计划。中阿文化交流的机制化运作也渐入佳境,如近年频繁举办的文化周、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把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阿拉伯文学作品翻译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显示,自新中国成立到2006年,中国共翻译出版阿拉伯文学经典作品200多种。而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翻译出版(包括重版在内)的阿拉伯作品达到669种,其中文学作品达到565种。多作品都出版过多种翻译版本,如《一千零一夜》的各种全译和选译本、黎巴嫩文学天才纪伯伦的全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宫间街》三部曲等,时间跨度从古代到当代,地域范围涵盖了阿拉伯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国进入了全面译介阿拉伯文学的时期,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入、持久的影响。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近年来,作为阿拉伯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埃及优秀文学作品,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译介和传播。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宫间街》三部曲外,他的10余部其他作品,如《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等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此外,塔哈·侯赛因、哈基姆、伊德里斯、库杜斯、黑托尼等一批埃及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也在中国翻译出版,为中国读者所喜爱,增加了中国读者对现当代埃及社会生活和文学发展的了解与认识。据统计,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翻译出版各类埃及图书已经达到65种。我相信,通过举办这次中国主宾国活动,在今后几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埃及优秀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自上世纪30年代《论语》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之后,阿拉伯国家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出版快速发展、成果丰硕。如今,《易经》、《道德经》、《列子》、《战国策》、《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都有了阿拉伯文译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千年之后,也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成了人们的知音,以《红楼梦》、《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也在阿拉伯国家有了相当规模的读者群,鲁迅、老舍等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一直在阿拉伯世界受到极高的评价。中国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了格外的关注,杨沫、张洁、霍达、王安忆、池莉等10余位女作家的作品都被翻译成了阿拉伯文,这充分反映了阿拉伯国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密切关注。

    事实证明,中阿文化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著名埃及作家哲迈勒·黑托尼曾经说过:“我读完中国文化经典《道德经》之后发现,这部作品很像阿拉伯苏菲派哲学的诸多名著,例如,它和伊本·阿塔·萨克纳达的作品非常近似,其核心是寻找真理。无论是中国文化经典《道德经》,还是苏菲经典,它们都是我的心灵之家。”

    人类历史的发展充分说明,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中华文明中,早就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哲学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中阿两大民族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进入21世纪,我们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中阿双方的共识在增多,共同利益在增加,相互需求在增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人民的长久利益,意义深远、前景广阔,为此,我们应该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始终倡导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就是致力于推动翻译出版反映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了文学作品“走出去”,增进中外文学的沟通和出版合作。该工程实施两年来,近200个出版项目获得资助,其中不少是文学作品。2010年5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签署了《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根据这个文件,在今后5年内,双方将各自翻译出版对方25种历史文学典籍,一共是50多种。翻译出版工作从2011年开始,该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这里,我要向各位朋友简要介绍中国新闻出版业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在过去5年里,也就是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事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据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中,中国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报纸年发行量500亿份以上,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年产值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达到1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一个时期,我们正在编制2011年~2015年中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我相信,在今后5年里,中国新闻出版业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局面。

    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阿双方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今天,中埃双方在这里共同举办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对进一步深化中阿人文交流,促进双方在文化出版领域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埃、中阿出版交流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推动中阿出版交流合作、文化的交流合作不断向前发展,我提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阿双方共同举办首届中阿出版合作论坛,就中阿文明对话与中阿文化出版交流与合作展开更加广泛的探讨,进一步推动包括中埃在内的中阿出版交流与合作。

    阿拉伯有句谚语:“当一棵无花果树关注着另一棵无花果树时,它们就会结出累累硕果。”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双方共同的努力,不断促进中阿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不断增进中阿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不断实现中阿文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链接
·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会见南非开普敦市长丹·普雷托
· 新闻出版总署与MIH媒体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 新闻出版总署点评机关等26个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 新闻出版总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柳斌杰提要求
· 《中国家庭应急手册》新书发布暨赠书启动仪式举行
· 柳斌杰部署新闻出版总署下一阶段创先争优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