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作为北京市800多万妇女的“娘家人”,各级妇联组织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辉煌成绩,撑起了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去年,以“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市妇联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依托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和商务楼宇,有力推进全市“妇女之家”创建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市16个区县的社区、村建成了6590个“妇女之家”,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
120万元用于社区妇女公益岗位
“妇女之家”建成后,如何拓展服务功能?市妇联从需求出发,将“妇女之家”的主要功能确定为八项内容,即综合维权服务、创业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家庭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家政信息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帮扶救助服务,切实把“建家”和“服务”有机结合。
围绕妇女创业就业,各级妇联组织对百名女大学生和百名贫困妇女进行了创业援助,建立了百个女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和百个妇女就业示范基地,树立了百名妇女创业明星。全市各类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共928个,带动26万名妇女就业。
为了强化“妇女之家”的功能和作用,去年市妇联通过开展政府购买基层妇女公益岗位试点工作,申请专项资金120万元,为社区购买妇女工作公益岗位,积极探索解决社区妇联工作人力不足、干部兼职较多、报酬难以解决等实际问题。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服务优势,引导她们立足村、社区“妇女之家”,为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基层妇女工作经费达1500万元
一直以来,基层妇女活动难开展、群众参与率低,“瓶颈”便是缺乏工作经费。石景山区从2008年开始探索,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元钱的标准拨付社区妇联工作专项经费,得到了基层妇女组织的一致好评。在此之后,市妇联针对不同区县情况,由点到面全面推开。目前,全市16个区县都按照辖区女性人口数不低于每人每年1元钱的标准单独设立基层妇女工作经费,其中西城区每人每年3元,海淀、石景山等7个区县每人每年2元。据初步统计,全市累计增加了近1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基层妇女工作经费问题。
石景山区妇联主席王宏芬说,有了经费的支撑,该区136个社区妇联设立了妇女小组4879个,组建了约1.5万人的巾帼志愿者,建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知心姐妹恳谈会等社区妇女活动阵地,成立了社区母亲学校、阳光母亲大讲堂等教育基地,直接服务社区妇女,有力地夯实了基层妇女组织,扩大了服务覆盖面。
“妇女之家”还将继续拓展
全市村、社区“妇女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后,仅仅是市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津芳说,下一步还将紧靠党群共建,全面开展“妇女之家”建设,整体带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具体来说,市妇联还将创新拓展“妇女之家”的服务功能,从妇女民生入手,多做让妇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实现妇联组织服务的全覆盖,把党开展妇女工作的阵地建设得更加美好,把妇女群众的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记者 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