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1年03月07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十一五”期间,尽管我国经历了雪冻、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影响,但在政府的各种强农、惠农、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下,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农村居民消费整体呈现较强增势,生活消费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政策性转移收入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名义增长81.8%,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12005-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增长情况

年份

纯收入

 (元/人)

比上年增加

(元/人)

比上年名义

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

实际增长(%

2005

3255

 

10.8

6.2

2006

3587

332

10.2

7.4

2007

4140

553

15.4

9.5

2008

4761

620

15.0

8.0

2009

5153

393

8.2

8.5

2010

5919

766

14.9

10.9

    “十一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特点是:

    (一)工资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快4.8个百分点。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47.2%。

    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其中,省内务工收入人均578元,比2005年增加327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2%;省外务工收入人均437元,比2005年增加229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0%,省内务工收入增速高于省外。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7个百分点。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37.1%。

    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其中,农业纯收入人均1723元,增加626元,增长57.0%;牧业纯收入人均356元,增加72元,增长25.4%;林业纯收入人均88元,增加42元,增长91.6%;渔业纯收入人均64元,增加22元,增长51.2%。

    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602元,比2005年增加227元,增长60.5%,年均增长9.9%。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增加153元,增长57.4%。

    (三)转移性收入特别是政策性转移收入快速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2%,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11.8个百分点,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1.5%。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四项农业生产补贴收入(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年均增长45.3%;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年均增长29.8%;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年均增长57.7%;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四)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居住和用品支出增长更快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加1826元,年均名义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7.8%,比“十五”期间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1.4个百分点。

22005-201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增长情况

年份

生活消费

 (元/人)

比上年增加

(元/人)

比上年名义

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实际增长(%

2005

2555

 

 

 

2006

2829

274

10.7

9.1

2007

3224

395

14.0

8.1

2008

3661

437

13.6

6.6

2009

3993

333

9.1

9.4

2010

4382

388

9.7

5.9

    分项来看,“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和用品支出增长更快。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为1801元、264元、835元和234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54.9%、77.7%、1.3倍和1.1倍;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的消费水平分别为461元、367元、326元和94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88.2%、24.1%、94.0%和72.5%。

    (二)消费结构趋好,现金消费比重提高

    1.消费结构趋好

    2005—201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由45.5%下降为41.1%,下降4.4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的2000—2005年恩格尔系数多下降0.7个百分点。

    2005—201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序列由吃、住、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穿、家庭设备及服务,变化为吃、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穿、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层次较高的交通通信支出在消费支出结构序列中位置提前,一方面反映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另一方面文教娱乐费用支出在消费结构中后移,也反映出农村学杂费减免取得实效,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的学杂费支出人均149元,比2005年人均减少46元,下降23.5%。

    2.现金消费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现金消费支出3859元,比2005年增加1725元,增长80.8%,现金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1%,比2005年提高4.6个百分点。

    三、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

    (一)食品消费质量提高

    食品消费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粮油消费量减少,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其他食品消费量增加。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81公斤,比2005年减少13.1%;植物油5.5公斤,比2005年减少19.6%;奶及奶制品3.6公斤,比2005年增长24.0%;蛋类及蛋制品5.1公斤,比2005年增长8.6%;水产品5.2公斤,比2005年增长4.3%;瓜果类19.6公斤,比2005年增长14.3%;坚果消费量1公斤,比2005年增长17.4%。

    (二)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农村住户拥有现代家庭生活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明显提高。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热水器、移动电话、电脑等成倍增长。

    图1:2010年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2010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1.8台,比2005年增加21.8台,增长24.2%,其中,接入有线电视网的彩色电视机占52.5%,比2005年提高13.8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比2005年增加23.3台,增长1.1倍;空调机16台,比2005年增加8.8台,增长1.2倍;洗衣机57.3台,比2005年增加14.2台,增长32.8%;移动电话136.5部,比2005年增加77.1部,增长1.3倍;电脑10.4台,比2005年增加7.9台,增长3.2倍,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占69.4%,比2005年提高28.6个百分点。

    (三)住房条件极大改善

    从住房面积和住房质量看,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34.1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4平方米,增长14.8%,其中65.1%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9.2个百分点。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7.2%,比2005年增加6.1个百分点;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3.8%,比2005年减少5.1个百分点。

    从居住条件来看,一是住房卫生条件改善,2010年有93.8%的农户居住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21.0%,提高8.0个百分点,无厕所的农户占6.2%,减少个3.3个百分点。二是供暖条件改善,2010年有43.8%的农户住房拥有取暖设备,比2005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使用空调和暖气的农户占18.7%,比2005年提高6.2个百分点。三是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增加,2010年使用清洁燃料如沼气,燃气,燃油,电,太阳能的农户占31.1%,比2005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四是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农户增加,2010年有78.0%农户饮用安全卫生水,比200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48.9%,提高11.3个百分点。五是住房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善,2010年有50.0%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比2005年提高21.6个百分点;住宅外有石头或石板等硬质路面的农户占21.3%,比2005年下降4.9个百分点;住宅外为土路等非硬质路面的农户占28.7%,比2005年下降16.7个百分点。

    (四)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所采取的加强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等政策措施下,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能就医、贫困人群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维护的社会保障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有5%的农户领取过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比2006年提高4.3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五)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

    1.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有所缩小

    “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有所缩小。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14元,比2005年增加2157元;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41元,比2005年增加1727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61元,比2005年增加1528元。2010年东中西部消费比(西部地区=1)为1.34:1.17:1,比2005年的1.69:1.20:1有所缩小。

    2.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普遍增长

    按农户收入5等份分组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十一五”期间,尽管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普遍较快增长,各收入组农户消费水平增长均在10%以上。2010年,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535元,中低收入组农户为3219元,中等收入组农户为3964元,中高收入组农户为5026元,高收入组农户为8190元。“十一五”期间,这五组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4%、11.0%、11.2%、11.8%和12.3%。

3按农户收入5等份分组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低收入户

中低

收入户

中等

收入户

中高

收入户

高收入户

2005年(元/人)

1548

1913

2328

2879

4593

2010年(元/人)

2535

3219

3964

5026

8190

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

10.4

11.0

11.2

11.8

12.3

    (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

 
 
 相关链接
· 统计局数据:我国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 统计局:“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卓著
· 统计局发布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