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6日~17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海洋预报减灾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对今年全国海洋预报减灾6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扎实开展立法规划工作,促进海洋预报减灾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力争年内颁布实施《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抓紧制订、修订出台《海洋台站管理规定》《海洋观测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海洋预报业务管理规定》《海洋灾害调查评估管理规定》等相关配套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加快海洋预报减灾领域急需的各项技术规范的制订修订工作;继续完善《中国海洋观测网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制定《全国海洋预报减灾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军事海洋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
二、强化观测运行管理,提高海洋业务化观测能力
将2011年作为海洋观测工作的“管理年”,着力建立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定期巡检制度和运行维护责任制度,在北海、东海、南海3个海区统一建立海洋观测网管理信息系统。另外,完成海洋台站升级改造,并优化调整现有的海洋观测站点布局,将新建的26套测波雷达全部纳入业务化运行,在3个海区30个关键点加装海况视频监控系统,在我国近海增设10个3m锚系浮标站位,建成4套海上油气平台观测系统,在印度洋布设2套深海锚系浮标;在已建10套应急移动观测平台基础上,再新建一套平台;新增23条志愿调查船,将断面调查频次由一年3次增加到4次。
三、拓展专题服务领域,提升海洋预报服务水平
首先,重点做好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专题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针对渔区、渔港开发精细化的海洋预报产品;积极探索开展大洋航线专题服务系统和海上搜救专题服务系统的设计建设工作;开展风暴潮漫堤风险预警试点工作;针对沿海各类重点港口、海湾、重大基础设施、关键经济目标和典型人口密集区,开展精细化预报的前期调研和方案制订工作。其次,选择部分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与海洋预报机构合作开展海洋资料同化技术研究和中国海风暴潮、海浪、海冰、溢油预报模式、印度洋海洋预报模式、全球海啸预报模式和我国沿海部分重点海域的海上救助目标漂移预测模式的开发工作;继续做好海洋预报人机交互工作平台一期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二期海冰、溢油模块的建设工作。另外,组织国家海洋局局属各单位和沿海各省(区、市)修订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要求沿海各省(区、市)密切与当地政府应急部门和防汛指挥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工作,要求沿海各省(区、市)海洋厅(局)加快海洋灾害信息电子显示屏发布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