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人从小吃着鱼儿长大,闻着鱼腥味过日子,鱼腥味对舟山人来说几乎是一种抹不去的记忆,却让不习惯这种腥臭味道的外地游客颇有微词。今年国庆,记者来到舟山本岛,发现无论是在码头渔区还是沈家门大排档,曾经扑鼻的腥臭味变淡了,徜徉在干净整洁的舟山新城,尽情呼吸着来自大海的新鲜空气,令人神清气爽。
鱼腥味,不但外地人不习惯,舟山本地人也越来越有意见。“特别是高温季节,我呆在家里都能闻到鱼腥臭,虽说从小闻到大闻到现在了,可总归是不太舒服。”住在普陀浦西的吴女士告诉记者,浦西这边水产加工企业多,再加上运输车辆经常经过,时常弥漫鱼腥臭气异味,附近居民也有点不胜其扰了。
为了让城区拥有清新空气,舟山市今年以来专门成立了城区鱼腥臭气异味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治区域包括本岛及朱家尖区域,重点是定海、普陀、新城三个城区。当地有关部门专门对“臭气”进行摸排,发现第一大源头是流动源,主要是经过城区的装载虾壳、蟹壳等下脚料和海鲜水产品的运输车辆,由于敞开式运输而引起的沿途滴漏、抛洒污染所致。第二大源头则是固定源,主要是集中式水产交易市场和水产加工企业的季节性排放影响,如舟山国际水产城、市场周边的散户加工点、城区个别水产加工点和一些鱼粉生产企业等。
“舟山把鱼腥味整治当成一件大事,环保、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都加入了整治行动,首先向两大源头‘开刀’,这项工作还列入了今年生态市建设的考核。”舟山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1000多辆水产运输车被要求按密闭化要求进行改装,以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滴漏。水产交易市场和水产加工企业,则通过污染整治,使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消除臭气。同时,对虾壳、蟹壳、鱼内脏等下脚料进行台账登记,加强监管。
今天上午7时多,记者随舟山市环境执法稽查支队支队长包勇敏和他的队员们来到位于沈家门的国际水产城,检查水产运输车加盖密闭情况。只见一筐筐鲜活海水产品从渔船上被装入早已等候在码头的运输车,部分没有加盖密闭的车辆被执法队员请出了市场。10时,另一组执法人员则来到普陀区华兴水产食品厂进行现场检查。近300名工人正在忙碌,她们把虾肉和壳剥离后,虾壳被丢弃到身后的桶中。这些虾壳将被统一装运到鱼粉加工厂进行二次利用。 (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邬国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