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四川将建立200个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初步救助。省政府近日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四川将重点加强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行业合作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自然灾害。
四川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十一五”期间,四川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临灾避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四川地质、旱洪及气象等灾害易发、多发的趋势仍将继续存在,为此,四川将加速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降低灾害风险。加强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省级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建设四川省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平台; 加强防御工程建设,加强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在内的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机制,健全专业监测与应急机构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1.5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
在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上,《规划》提出,加强基层灾害监测员、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灾害隐患点有1名监测员,每个城乡基层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及支持群测群防的政策措施。在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上,积极推进各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重点工程上,将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程和应急体系建设工程。在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工程上,将进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和装备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等六大工程建设。(记者 刘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