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蓟县渔阳镇的郭庄子村,发现村里最好的建筑便是宽敞明亮而又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农家书屋。像这样的农家书屋,天津市今年又建成了710个,至此,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的农民朋友们已经拥有了3706个农家书屋,它们犹如血管,延伸至最偏远的乡村,同时,也像花朵,开遍了津沽大地,并成为广大农民的“精神粮仓”。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五大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也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连续几年,市委、市政府都将其纳入工作要点和二十项民心工程。如今,天津市基本上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硬件设施有了,软件的配置又如何呢?记者日前从天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农家书屋在出版物的选配上,无论是图书还是光盘,都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并结合本市各区县的实际,编制了出版物备选书目,在广泛征询相关部门及农民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举办“看样选书会”,邀请各区县图书馆馆长和农家书屋管理员代表,实地看样本选书,针对农民朋友的需求做出最终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针对性、实用性,调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热情。从去年开始,本市按照不同区县农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各区县差异配置了一部分出版物,同时又按照各区县行政村新建农家书屋配书批次的不同,配置了30%的差异品种,实现了个性化选书、配书,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农民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而且为农家书屋村际间的出版物定期交流做好了准备。
今年10月,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研讨会,就本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图书的更新、报刊的续订以及书屋管理员培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在蓟县举办了全市范围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培训班,一个农家书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已经在本市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