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国降水南多北少,多个气象站降雨日数破纪录。气候的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趋凸显,气候预测及影响评估十分重要。国家气候中心提早调整业务流程,将现代气候业务改革成果运用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确保做好汛期气候预测及决策服务。
今年是现代气候业务改革的第二年,气候预测方法有了进一步突破。宋连春认为,做好汛期气候预测服务,对于气候预报员不是空话,而是平日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也是对气候业务改革成效的检验。
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集成系统实现了对季节和滚动季节的预测,并在各试点单位开始推广本地化应用。该系统可通过互联网获取日本、欧洲、美国等国的模式产品及我国各台站观测数据,最终提供单方法、集成方法和最优集成方法等三类预测和检验产品。此外,季节气候预测系统能对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40项气候指数的历史序列进行整理订正及实时更新,还能开展中国降水分区研究,直接提升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盯住了,滚动来做”是宋连春对决策气象服务提出的要求。今年汛期,决策气象服务人员将主动、超前地提供服务,发生重大气候事件时,第一时间与历史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对灾情进行影响评估,并对未来气候形势准确预测,为决策部门尽早形成决策意见提供科学保障,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国家气候中心将在今年汛期开通官方微博,向老百姓及时发布重大气候事件。宋连春说:“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传播途径。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伪科学的信息就会大大减少。” (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