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一系列提升青海形象的宣传推介活动有序进行,省州县乡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等标志性文化科普设施投入试运营,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活跃……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青海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青海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引导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彰显了大美青海的无穷魅力,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路。
文化建设叫响青海的品牌
青海是文化发展的后发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是省委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思考和实践的。
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青海省文化建设的主基调。
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省委省政府对推动青海省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战略选择和部署。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以文化名省建设的实际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彰显地域特色,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构建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五年来,一系列文化建设成就硕果累累。
昆仑文化、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原子城、“花儿”、格萨尔、热贡艺术、康巴风情、沙岛沙雕……众多品牌活动展示了青海省独特的地域民族风情,提高了青海特色文化的知名度;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重大文化创意之一,跻身当今七大国际诗歌节之列;
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民族,原生影像,人类记忆的延续与传播”为主题,在世界纪录片界引起强烈反响;
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民族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文博会展的文化品牌。
大美青海香港行、台湾行、上海行、北京行及赴国外文化推介交流活动,更是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让青海自信大方地踏进了国内外媒体和舞台。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并称青海省三大国际体育品牌。
各州(市、地)县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热贡艺术节、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盐湖城暨昆仑文化旅游节、三江源赛马节、梨花节、油菜花节等等,异彩纷呈,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品牌。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为打造青海文化名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底蕴深厚的悠久历史,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情,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大美青海向世界展示着文化的无穷魅力。
文化建设以惠民体现价值
以文化野,决定了文化的属性绝非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青海近5年来的文化建设以其多姿多彩的面貌,诠释了一个真理: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主义文化真正的创造者、传承者、享受者。文化惠民,成为青海文化建设交响曲的主旋律。
五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牧区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进村入户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8.89%;
覆盖全省的4358个县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逐步形成了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新馆、原子城纪念馆、海西州民族文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科普设施投入试运营;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
西宁市、格尔木市的6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青海小屋获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展示活动最佳团队奖;海东、海南等地的29个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通县文化馆、祁连山文艺演出队等18个集体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
一系列文化建设成就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艺术节、花儿会、展览会、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成为人们追求和谐、崇尚文明的窗口。
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五年来,青海省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扶持力度扶持力度。从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到文化旅游精品剧目的生产,再到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的培训和文化"走出去"工程,青海省文化产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
全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的作用初步显现。五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为69.24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38亿元,占同期生产总值的1.66%。
今天的青海,文化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势单力薄,是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最多的西部省份之一。
文化建设植根民族文化的沃土
2011年7月12日,在“两岸同心,我们同行”海峡两岸青年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青海省“热贡艺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求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让各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是青海各族人民实现‘四个发展'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基础。”省委省政府站在高起点高角度上审视自己的特色文化体系。
当热贡艺术、格萨尔、藏戏、花儿一一走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格局充分显示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的视野里,静态保护和以民间产业开发为载体的动态保护相得益彰:玉树新寨嘉那嘛呢、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及勒巴沟摩崖、玉树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达那寺等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灾后修缮工程的全部开工建设,44处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抢险修缮方案得到评审论证。
累累硕果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双翼齐飞”中凝聚而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省级名录9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13名。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三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青海特色文化在发展与保护的空间里科学、有序地逐步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成为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
这里是神奇的土地。
这里是最高的高原。
从这方高大陆起飞,找准文化建设定位,明确方向,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再一次迎来难得的机遇。
悠久丰富的民族历史、青海特色文化的华彩乐章,将使青海大踏步地迈进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活力强劲、品牌效益突出的文化名省行列。(王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