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丹江口库区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3年08月21日 11时14分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一年后的某天,如果你身处京津,美美喝上一口清水,可曾想到,它们也许来自千里之外?

    明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通水。届时,京、津、冀、豫4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的居民,将喝上引自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源源清水。

    饮水思源。在工程的最源头,地处丹江口库区的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南阳市做出了巨大牺牲——两市移民34.6万人,关停、搬迁企业800多家,水位上升导致地灾频发……

    按时、保质将一库清水引向京津,任务繁重而艰巨。这当中,无论是库区移民、企业关停,还是地灾防治工程推进的每一个细节,都事关移民生计与库区生态,给国土资源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月初,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中线工程初步具备蓄水条件,汛后工程试蓄水进入倒计时。

    近日,记者走进丹江口库区,探访一库清水背后,源头百姓的奉献与牺牲、库区国土资源人的汗水与艰辛。

    移民——中线工程规划搬迁人口41.1万,丹江口库区占了34.6万,用地保障任务繁重而艰巨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丹江口水库大坝开始加高,拟将水库蓄水位由157米升至170米。

    十几米的高度,关乎几十万人的命运。中线一期工程规划搬迁人口41.1万,丹江口库区占了34.6万人。工程的实施,十堰需要安置移民18.2万人,淹没耕地12.46万亩,库区人均耕地仅剩0.5亩,部分村组人均耕地不足0.2亩。

    南阳任务同样繁重。南阳是丹江口水库主要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安置区,干线最长、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

    位于渠首的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修建时就曾淹没土地54.3万亩,其中耕地28.5万亩,占全县耕地的55%。中线工程实施后,又淹没淅川22.96万亩土地,占全库区淹没面积的47.6%,动迁人口16.2万人。淅川县各项淹没实物指标,居库区湖北、河南两省六县(市、区)之首,直接经济损失40亿元。

    每一个移民的搬迁安置,都离不开土地。除了必需的建房用地,三十几万库区移民,绝大部分依靠种地为生,补充耕地的任务尤为艰巨。按人均补充耕地1亩算,需要新开发耕地几十万亩。

    用地保障压力可想而知。然而,为了保障工程进度,库区国土人迎难而上,创造了移民搬迁用地保障的奇迹。

    湖北十堰:18万人移民工程,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完成249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建成300多万平方米住房,调整10余万亩生产用地。而三峡工程移民搬迁用了17年,小浪底工程移民用了11年……

    河南南阳:2010年9月1日~10月20日,干渠南阳段沿线的8个县市区一次性献出永久性用地4万多亩;2011年1月1日~15日,当地又拿出临时用地7万亩,短短50天内,185.5公里的干渠沿线,3608人搬离家园,2.4万人生产生活重新安置……

    渠首淅川,渠首枢纽工程征地拆迁工作仅用了15天,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龙头”的建设……

    搬迁的速度,得益于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九重镇桦栎扒村移民新村住宅用地发证工作中,淅川县国土资源局抽调相关单位工作人员15名,白天,不顾阵雨连连,逐户进行地籍调查和界址测量;晚上,通宵作业,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汇总,逐户制作用地平面图,完善地籍调查档案,仅用3天,就完成了移民新村411户住宅用地的发证登记工作。目前,土地使用证已全部发放到移民手中。

    “我们的移民迁安服务队,由局领导带队,进村入户,现场为移民提供征地安置服务,帮助移民解决搬迁难题。”淅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景昌透露,“目前,58个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土地确权都已完成。”

    造地——让沃土随移民一起搬家,十几万亩取土区的表土搬离,从项目获批到大坝蓄水,时间异常紧迫,库区国土资源人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搬出来的移民,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安居更乐业,始终牵动着库区国土资源人的心。

    中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显示,根据实物指标调查,工程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122.48万亩,其中耕地82.3万亩。

    这些被淹没、占用的耕地,曾经是移民赖以为生的口粮田。搬出来的移民,绝大多数仍需要靠种田为生,让沃土随移民一起搬迁,移土培肥为移民新造耕地——库区国土人不谋而合。

    2011年11月,郧县移民生产安置及移土培肥试点工程在柳陂舒家沟启动;2012年5月,淅川县移土培肥试点工程在金河镇山根、后洼等4个村启动;2012年6月,丹江口市移土培肥试点工程在三官殿办事处阳西沟村正式开工……

    据介绍,丹江口库区“移土培肥”工程是从即将被淹没的大量良田中,取耕作层肥土20~50厘米,在库区海拔168~172米以上的宜林荒山、贫瘠的坡耕地上进行覆土培肥,并配套进行土地平整的农田水利建设。这是继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之后的又一大移土培肥项目。

    为确保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十堰市委、市政府自2008年起,就开始超前谋划在丹江口库区实施“移土培肥”工程。

    2012年9月1日,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下达原则同意将十堰丹江口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列为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批复,并要求尽快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从项目批复到大坝蓄水,时间不到一年。可喜的是,库区政府的超前谋划,为移土培肥项目的实施赢得了先机。据悉,2010年下半年十堰就已经启动了前期专题研究和规划论证工作。

    当2011年9月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初步意见下达后,各项前期工作旋即全面展开。一切都在和时间赛跑。为确保移土培肥能与库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治项目同步实施,使移民如期分配到生产用地,在移土培肥项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仅通过省级初审、移民生产安置规划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十堰市国土资源部门就已经超前运作部署,组织规划设计队伍深入库区乡镇,实地调查踏勘。在充分征求基层政府和移民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项目的踏勘实测、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初步方案。

    经反复听取移民乡镇和移民群众意见,对项目位置和布局进行了多次调整修改,赶在移民生产安置项目启动实施前,使28个与移民生产安置结合的移土培肥项目施工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审查,保证了如期开工实施。

    据了解,十堰市移土培肥工程涉及郧西县、郧县、丹江口市、张湾区、武当山经济特区的30个乡镇,库区4.25万亩肥沃农田的耕作层土壤,将被搬迁到5.92万亩瘠薄耕园上覆土培肥,使其平均耕作层厚度增加20厘米,同时新增耕地7815.6亩。

    淅川的移土培肥项目,规模更为宏大,任务也更为艰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复显示,项目资金预算19.94亿元,规划建设面积52.57万亩,其中再造14.22万亩良田。项目涉及淅川环丹江口水库的上集、马蹬等10个乡镇178个村,建设面积52.57万亩,包括8.58万亩取土区和43.99万亩配套土地整治区,其中覆土培肥耕地14.03万亩。

    淅川县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介绍,项目完工后,预计每年新增粮食产能上亿斤,使库区19.7万人受益,包括移民9.2万人,同时有利于增加库容,促进库底清污,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优化库区水质。

    护水——否决污染项目、整治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地灾,库区水质的好坏,始终牵动着库区国土资源人的心

    作为中线工程的“大水缸”,丹江口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直接决定南水北调的成败。

    在丹江口库区,护水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库区国土资源人成为冲锋在前的生力军。

    护水的重担,地处渠首的淅川首当其冲。大坝加高后,库区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淅川境内占504平方公里,为水面总面积的近一半。淅川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库区水质好坏。

    淅川县国土资源局为配合库区生态保护,先后开展了打击违法用地、非法采钒冶钒、河道采砂采金等专项整治行动,并联手环保部门,关闭化工、皂素等企业17家,取缔非法冶钒企业124家,非法选铁企业11家。

    对新上工业项目,淅川县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禁在汇水区内占地设厂。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先后否定了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终止10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取缔20个违规建设项目,有力促进了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工作。

    打击污染环境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否决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用地,这些只是国土资源人“护水”的前奏,真正的重头戏和硬骨头,是大坝蓄水后对库区地质环境形成的挑战。

    三峡大坝蓄水后,每逢汛期,国土资源部主要领导都会到库区巡查地灾。这是因为,水位上升及下降的过程,一方面将加剧现有滑坡的活动,另一方面,在库岸再造过程中,将诱发大量崩岸、滑坡等新的地质灾害。

    在丹江口库区,现有的地质灾害,已经让库区国土人忧心——十堰市环丹江口库区范围内共有地质灾害点670处,威胁7882户、41479人;境内库岸线长3524.8公里,占库区全部库岸的76.5%。最新详查资料显示,不稳定库岸长度900多公里,共威胁11280户、53027人;全市256个移民安置点,存在高切坡、高填方的移民安置点共计144个,潜在威胁8851户、36623人;库区周边及上游有矿山356家,尾矿、弃渣等废物年排放量797万立方米,废水年排放量362万立方米,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64处,对库区水质形成较大威胁……

    目前,库区大坝蓄水在即。按照国内外水库建设的普遍规律,新建水库蓄水后至高水位初期3~5年内,将产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库区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理,不只威胁库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危及库区库容和水质,直接影响工程实施效果。

    面对地灾挑战,库区国土资源人如坐针毡。2012年以来,十堰市国土资源局多次将库区严峻的地灾形势向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汇报。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徐绍史亲自到十堰市视察指导;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王世元等听取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问题的工作汇报并作出批示。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开展了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初步查明了库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并对大坝加高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分析,为库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并重点围绕丹江口库区及周边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对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行规划,为建立库区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然而,护水的重任,仅仅依靠库区人,仍显势单力薄。库区国土资源人呼吁,将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统一规划和实施,比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成功经验,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编制专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成立专门机构,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统一治理。

 
 
 相关链接
· 南水北调湍河渡槽浇筑工程接近尾声
·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龙头”通过蓄水验收
· 南水北调中线施工控制性工程穿黄退水洞工程贯通
· 湖北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库底"大扫除"满足蓄水条件
· 南水北调中线清理库底迎蓄水
· 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现公开征求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