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解的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无证无照“夜排档”有望在今年受到规范。8月21日从市食安办获悉,今年,上海将修订《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考虑把规范“夜排档”问题纳入其中。据此,上海市“夜排档”将逐步收编为“正规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刀斩。市食安办副主任、食药监局局长阎祖强表示,借鉴过去的经验,对“夜排档”将采取“弹性收编”方式,探索科学可行又兼具人情味的“夜排档”规范方案。
“夜排档”形成“夜菜经济”
昨天,阎祖强前往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受理中心接听市民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并听取近期市民投诉热点报告,结果发现,“无证无照餐饮”是受投诉举报最多的内容。其中,夏季“夜排档”又是投诉的焦点。
阎祖强发现,“夜排档”的存在有“民意土壤”,“夜排档是占道扰民、群众意见很大的被整治对象,但同时它也是群众食品消费和娱乐的场所。”阎祖强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夏季“夜排档”的风行已形成“夜菜经济”。近期,闸北区食安办主任王希佳对临汾路“夜排档”就做过调研,结果发现,一家“夜排档”一个晚上的利润可达1000元-2000元,他说:“在这种高额利润诱惑下,无证‘夜排档’是赶不走的,必须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
虹口“正规军”挤压“游击队”
上周,虹口区开出上海市“首家早餐工程夜市店”——清美点心店,成为上海市收编“夜排档”的第一个样本,该店以经营大饼、油条等“四大金刚”为主。
据虹口区商务委负责人介绍,该店员工中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不少曾是“夜排档”摊贩,被清美公司“收编”后成了合同工,这些“游击队员”中不乏技术过硬的“大师傅”,只要略加培训即可上岗。
这几天,这家正规“夜排档”每天的客流量都超过200人次,监管人员发现,它的出现已经使周边不少无照摊贩萌生退意。
欧阳路街道负责人说,摊贩被菜场“收编”办夜市,不会扰民;但从长远考虑,还面临选址难、用人成本高等问题,希望市里能对早餐、夜市工程加大扶持。对此,阎祖强回应,将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将菜场承办早餐工程、“夜排档”的模式继续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同时,食药监部门将对早餐工程夜市店经营从业人员实施免费培训,并组织大宗原料供应商对菜场中的早餐工程、夜宵供应等,提供食品原料直销,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5700多张“公示卡”规范路边摊
受到虹口经验的启发,市食安办还表示,今年上海将修订《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考虑把“夜排档”的规范纳入其中。
2012年,为了整治无证无照摊贩,上海市出台《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当时上海的权宜之计。”一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忆,根据办法,各街镇划定一块固定区域,早餐摊贩向所在街镇备案,并颁发临时经营“公示卡”,写明摊贩每天营业的固定时段、固定地点,以及摊主照片。据此,这些摊贩有了“合法身份”,市民也可以吃到放心“路边摊”。过去一年,全市已派发5700多张“公示卡”。一年的实践,不少区县在摊贩管理上总结了不少有益经验与模式。
阎祖强表示,对“夜排档”的规整需要弹性思维——认识各区县特色,政策才有望真正落地。目前,市食安办正在总结摊贩管理办法推行一年的经验,“夜排档”的规范思路也将借鉴这一经验,相关调研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