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八部门联合召开2014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生产需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2013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共检查农资企业97.8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34万个次,查获各类假劣农资3.9万吨、伪劣农机具4.6万台件,捣毁制假窝点73个,有效打击了农资制假售假行为。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全国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6.2万件,检察机关批捕65件,起诉64件,各级法院共审结56件,生效判决83人。农民利益得到更好维护,共受理投诉举报1.2万余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亿余元。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显著,农资质量水平稳中有升,为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上指出,农资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强化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做到工作力度再加大,执法监管再深入,服务水平再提高。一要突出整治重点。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时节,围绕农资主产区、小规模经营聚集区、区域交界处等重点区域,集中治理种子侵权假冒,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非法添加禁用成分,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突出问题。二要强化农资生产经营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严把农资生产经营许可关,加强检查和检测,全面摸排各类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检打联动。三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露头就打,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完善大要案查处工作机制,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继续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四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在诚信管理、质量追溯、社会监督、案件查办等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农资打假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提高农资打假和监管效能。
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分别对各级质监、公安部门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湖南省农业厅、江苏省工商局、贵州省质监局、吉林省公安厅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