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1月4日电 通讯:威海:从生态和谐走向人文和谐
新华社记者 徐冰
提起山东省威海市,人们都会想到它良好的生态环境。威海市是我国第一座国家卫生城市、曾两次被联合国评为“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并在2003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近两年,威海市致力于人文社会和谐的建设,向着“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人文城市”迈进。
用民主凝聚民心
今年以来,威海市集体上访数同比下降了29.7%,人次下降了34.9%。多年来,威海市一直坚持听民声、尊民意,解民苦、顺民气,保持了社会祥和安定。
威海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调查,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的意见或党群干群之间一些矛盾,多数是由于群众不了解情况造成的。因此,威海市把广辟沟通渠道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去年开始,威海市政府每次全体会议,都请群众代表参加,就连在威海投资的外商,也有机会旁听。今年初,威海市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群众通报全市的有关情况。威海市公安局过去是群众意见较多的部门,每月一次新闻发布会后,群众对公安局的工作有了较多的了解和理解,社会满意率不断上升。
让群众参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是威海减少社会矛盾的又一良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气等价格变动,都要举行听证会;城市重要规划、重要景观建设向社会公示,让市民投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遍布威海各大公园的雕塑、会展中心设计方案等,都是市民自己选出来的。
近两年,威海市工商、公安、税务、城建等部门都设立24小时“热线”,老百姓的困难事,不平事,憋屈事,打个热线就有人管。如果分不清、记不准就打“12345”市长热线,确保难事有人帮,怨气有处诉。前不久,家住泊于镇的退休教师孙先生向市长热线反映领取退休工资很不方便,有关部门马上给予办理,下个月孙老师将在家门口的农村信用社领到退休工资。更让老百姓感到“解气”的是威海市的新闻热线。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四种媒体全开设新闻热线,威海日报还专设了流动热线车,招手即停;开办了6年多的电台行风热线,让30多个市直部门的“一把手”轮流上线,解答问题,接受监督。今年7月,一家房地产商开发一个新住宅小区破坏了原有的一片叫“哇鸣湖”的水面,媒体接到市民的举报后,跟踪报道,展开讨论,最后让开发商改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