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开启中国现代化建设新进程 写在"两会"召开之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6年03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刘刚、赵承、董峻)

    这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这是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凝聚党心民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两会”召开在即,肩负重要历史使命,代表委员们将审议和讨论“十一五”规划草案,共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28年前,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开辟出一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动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催生三个“一号文件”

    轿车进入普通人家,更多的中国人到海外度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折射出“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然而,在城市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的背后,城乡失衡状况却有逐渐加剧趋势。一个农民的年平均收入竟然不足城里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有近半数的村庄没有自来水,还有一些农村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看不上电视、农民喝不上干净水……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党的执政理念在“三农”工作中得到升华——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明确了统筹城乡的战略思路;我们选择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取向。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政策向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和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的农民倾斜。这一年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451亿元。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一年,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这不仅是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综合,也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全面、系统的构想。

    今天,以新思路破解“三农”难题,我们迈出历史性一步。这将给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动力源泉。

    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引发三大历史巨变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完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十一五”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引发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划时代变化:

    ——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被全面取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农民负担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它破除了农民长期承受的不平等待遇。

    ——国家投资重点第一次从城市转向农村,农业支持工业如今得到反哺。今年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未来5年内,仅投入村镇沥青公路建设资金就高达1500亿元。

    投资重点由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支持农村建设,这是中国投资方向的一次历史性转变。这必将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公共财政涵盖农村,农民“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期盼有望实现。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今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明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从今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接受教育、看病就医,这些多少年来“天经地义”由农民自己负担的费用,如今国家财政开始提供保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认为,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局,解决长期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和“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激发群众创造力,孕育三大创新亮点

    “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建设的两大难题。欧盟每年的农业补贴高达660亿美元,每头奶牛每天就补贴2.2美元;美国每年的农业补贴为230亿美元,每个棉花农场主每年获得的补贴高达10万美元以上。而我国需要资金投入的领域更多更广,仅针对农村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改造,国家就需投入5万亿元,但去年国家财政收入才突破3万亿元。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压力就更为严峻。目前我国农村户籍人口9.4亿,是欧盟25国总人口的两倍多;乡村劳动力4.9亿,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欧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对外移民的办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这同样不适用于我们。

    开创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除了国家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制度创新,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并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热情。

    “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三位一体,同时发力。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政策,通过体制创新激发活力,孕育着三大亮点:

    ——农村再兴经济合作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律,涌现出一批农民自发结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在规模经营、开辟市场、实现产业化生产方面探索出新经验。新型经济关系促进了农村组织制度创新。

    ——企业自主投资增多:随着惠农支农政策陆续出台,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为关注农村。从投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发展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参股农村金融机构,多种所有制企业投资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政策的引导效应作用凸显。

    ——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适应农村新变化,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才能有效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目前已有不少基层政府部门,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招商引资等转向提供政策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大大激发了社会创造力。

    神州大地,春潮涌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之际,人们盼望即将召开的“两会”,汇集民智,凝聚民心,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用新举措促进新发展。(完)

 
 
 相关链接
· 人民日报两会特稿:为人民用好权的2005年
· 两会新闻中心正式启用工作人员开始接待中外记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新举措陆续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更加便利
· 重读2005政府工作报告:加强行政能力和政风建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