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李荣融:中央企业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6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4月23日电(记者齐中熙、江时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3日指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安排了14项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央企业直接参与了其中的12项。因此,中央企业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

    李荣融是在宜昌举行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上介绍的。他同时提出,中央企业至少要有未来15年的技术储备。国资委也将在考核、分配等方面建立对企业科技发展的长期激励机制。

    “工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历程表明,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需要有强大的技术经济实力做支撑。根据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中央企业应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李荣融说。

    他介绍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安排了未来15年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需要突破的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其中确定了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央企业都有涉及。重点安排的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中,与中央企业相关的有54项。安排的16个重大专项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与中央企业参与攻关。此外,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能源技术等前沿技术方面,中央企业也都积极参与探索和研究。

    李荣融说,“十五”期间,中央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显著增加。目前,中央企业拥有专利数30520项。申请专利数量逐年上升,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2005年,中央企业申请专利10031项,其中发明专利4462项;授权专利4948项,其中发明专利1657项。授权专利和授权发明专利分别占申请总数的49%和3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和31%)。

    据悉,多年来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2770万人,有科学家和工程师225万人,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队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依靠技术创新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典型。(完)

李荣融:央企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宜昌4月23日电(记者齐中熙、江时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3日指出,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道路已经越走越窄,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换来领先的技术。因此,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李荣融是在宜昌举行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上说这番话的。他同时指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央企业在观念、认识、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中央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较低,发达国家大企业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而中国中央企业仅为1.5%;消化吸收经费严重不足,中国工业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6,而韩国、日本企业这一比例为1:5到1:8;中国科技投入用于企业的比例低,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30%用于扶持企业,中国科技投入90%以上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二是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科技资源重复分散,资源不能共享,分工不明确,整体优势难以发挥的现象。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严重,同一课题,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另外,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健全。受现行管理体制及传统观念束缚,部分企业现有用人制度、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有效发挥,人才流失现象仍很严重,科技人才资源不足,缺少科技带头人。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战略意识不强,很多企业尚未根据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科技规划。风险机制不健全,创新活动投入大、风险高,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技术创新望而却步。此外,科技工作管理评价体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

    “这些问题,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只要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目前存在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自主创新的战略意识,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李荣融说。(完)

 
 
 相关链接
· 李荣融:央企工作重心要从事后处理转为事前排查
· 李荣融:搞好国有企业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国资委:今年将编制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中央企业明年要采取五项措施加强集团公司控制力
· 李荣融:继续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 李荣融:具备条件国有大型企业要通过改制上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