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李斌)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洋发展史上规模最大、调查要素最多、项目涉及部门最广、调查技术最先进的全国准同步海洋环境基础调查和评价(简称水体环境调查)工作7月15日起正式启动。
水体环境调查涉及海域范围面积达102万平方公里,分夏、冬、春、秋四季,自北向南近岸11小区块、近海9大区块同步进行,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
这意味着,两年后,我国科学家将对近海海域一年四季的基本情况,如水深、波浪、水位、海流、水温、水色、总磷、营养盐、浮游生物等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投资近20亿元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调查旨在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内水、领海及领海以外部分海域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和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工作,以查明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
15日启动的水体环境调查首次夏季航次任务由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交通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海洋局所属40多家单位共同实施,共使用大、小船只50余艘,涉及作业人员3000余人次,计划历时1个半月。
“这次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准同步,从北到南几乎同时展开。”国家海洋局副司长雷波说,“我们将对海洋有一个同步了解。”
水体环境调查是海洋领域一项基础性工作。发达国家早已进行过类似的水体调查,有的国家甚至5年进行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过3次有一定规模的海洋调查,但受各种条件所限,这些调查获取的基础资料时空密度小,准确度低,大部分数据滞后20年,已经难以很好地反映当前的海洋状况。我国海洋调查落后于发达的海洋国家。
200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此次启动的全国准同步水体环境调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作业规模之大、涉及学科之齐全、调查设备之先进、出航时间之统一都是我国水体调查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完)
新闻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海洋调查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李斌)海洋调查是正确认识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有效地管理与保护海洋的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过3次有一定规模的海洋调查。
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工作人员在我国近海水域直至近岸区,设立了数十条水文断面和百余个定点连续观测站,进行了海洋水文、气象、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调查。通过这次“普查”,首次比较完整地获取了我国近海大量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和地质等方面的观测数据。同时,还初步摸清了黄海西侧海域海洋水体环境的基本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化学和生物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这次调查翻开了我国近海海洋调查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第二次始于1960年的“海洋标准断面调查”。其中,在我国近海水域布设了多条标准断面,定期开展水文、气象和海水化学等要素的观测。40余年来,尽管观测断面的数量和每年观测的次数前后有所变化,但标准断面的调查为研究主要海洋现象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异常海况等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第三次是1980年至1986年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及海涂资源调查”。其中,调查项目有水文、气象、生物、化学等内容。在此次调查中,温、盐观测采用等距点法,站距为15海里,平行于经纬度分布,同时还设立了多个潮位、波浪观测站。通过这次专项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状况,以及海岸带和滩涂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条件等,为海岸带和近岸水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大量水文、气象、化学和生物等基础资料;同时,撰写了多卷专业调查报告和综合调查报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