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马背药袋”让藏族羌族农牧民吃上放心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7年02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2月27日电(记者杨三军)大雪封山、天寒地冻。2月底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仍然保持着严冬的诸多气候特征。然而,在这个县60个偏远行政村里,农民群众再不用翻山越岭去买药——“马背药袋”送来的药品,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吃药难、买药贵的问题。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少量的乡村卫生院和零售药店,无法满足群众买药就医的需求。在一些偏远农牧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以稻城县为例,这个县平均海拔3700米,人口3万,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5个人。

    稻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河说:“在过去,偏远山区有的老百姓为了买几元钱的药,路途往返往往需要两天时间。这样下来,几元钱的药买回来成本就可能达到几十元钱,无形中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

    2006年12月,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科伦医贸有限公司协作,将120个非处方药的药柜送到甘孜、阿坝等地的乡村,再通过“马背药袋”把这些常用药送到边远的农牧区,让当地群众不用走远路,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药品。

    羌族老人王五木之患有严重风湿病,需长年服药,他生活在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一个偏远羌寨里。药监部门在这个羌寨设立小药柜前,王老汉的家人每次都要走上10多公里的山路,到县城去买药,往返一次往往需要七八个小时。而现在,王老汉不出家门就可以拿到所需药品,因为小药柜就设在他家,经营者就是他的儿媳。

    据了解,与普通药店整瓶、整盒卖药不同的是,这些偏远地区小药柜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可以一片一片地零散卖。例如,村民得了头痛感冒之类的小病,往往花上几角钱,买上几片药,就把问题解决了。

    阿坝藏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曾玉泉说:“我们要求所有药柜里的药品必须从指定的药品配送公司采购,这就避免了一些过期药和假药流入药柜。药监部门还不断加大对各个村寨药柜的监管,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相关链接
· “阳光工程”惠及内蒙古自治区9万多农牧民
· 西藏帮助农牧民增收积极吸纳农牧民参与公路建设
·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去年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增速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5年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
· 新疆:全区农牧民已连续三年人均增收在200元以上
· 鄂尔多斯“以煤哺农”让23万多户农牧民不受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