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冬季至今我国四川、重庆地区持续干旱。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即将大面积展开川渝地区的灾情如何?当地怎样克服困难,开展春耕生产?请看人民日报记者从抗旱第一线发回的报道。
重庆改变传统耕作方式,积极整治病险水库
——八十万人战旱魔
“往年这个时候,田里的秧苗基本都插上了,今年春旱没水,我就先在旱地上用‘旱育秧’的方法把秧苗种好,现在都到抛秧下田的时候了,田里还没水。”由于干旱,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桂花村村民蒋宗庆现在只能每天在田坎上徘徊。“要是半个月内还不下雨,这些秧苗肯定死,那今年就全完了。”望着干裂的土地,蒋宗庆满脸忧愁。
蒋宗庆只是重庆广大饱受干旱影响的农民中的一员。受2006年特大干旱和当前持续春旱的影响,截至目前,重庆市水利工程蓄水量仅为多年同期平均蓄水量的41.9%。36个区县农作物受旱面积157.7千公顷,171万人、129万头大牲畜存在临时饮水困难。渝北、南岸、九龙坡、綦江等15个区县共3.15万群众的生活用水依靠送水解决。
界石镇是重庆缺水较严重的乡镇之一。副镇长王家桥介绍说,全镇干部群众从春节后就进入抗旱状态,目前,全镇80%的农村人口受旱,2万亩水田缺水。为缓解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镇财政已投入数十万元,用于打井、引水、送水、提灌等。
“我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尽可能多搞旱地育秧,二是对确实因缺水不能插秧的稻田,改种红薯、玉米、蔬菜等旱地作物。从目前的准备情况看,如果‘老天爷’能够及时下雨,那今年农民们还是有希望丰收。但要再这样干旱下去,不仅农民减产,连城镇居民都要靠送水过日子。”王家桥说。
除了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界石镇各村的村民还积极地整治病险水库、山坪塘,等待降雨时蓄水。在武新村下坝水库的整修现场,村民刘爱华告诉记者,经历了去年大旱的切肤之痛,村民们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识大大加强,他们投工投劳,对整修水库都很积极,现在就等下雨了。
在从武新村回来的途中,记者看到路边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正从一口浑浊的水井中艰难地舀水。老人说,就这点浑水都要省着用,“回去先把它澄清,然后洗菜、洗碗、喂猪。”
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目前,全市最高峰时投入的抗旱人数已达77.84万人,最高峰时日出动送水车71辆,投入抗旱资金5558万元,临时解决了122万人、9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近日在考察抗旱春播工作时强调,饮水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首先要解决好群众饮水困难。各地要把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并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春播,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下良好基础。(记者 余继军)
四川以调制旱,合理调整作物结构
——“旱”路也是增收道
“春雨贵如油,可是‘老天爷’都有两个多月没下过雨了。但我们还得想法子把春玉米栽下去。”3月27日,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杜家寨村村民熊素芬正忙着移栽玉米苗。熊素芬告诉记者,她家有把握抗过这场春旱,这两天,她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赶在高温来临之前把3亩玉米移栽的活全部干完。
3月25日,尽管是星期日,广安区抗旱服务队的同志仍在旱情严重的杨坪乡指导蓄水保水。“抗旱服务队的同志一大早就来了,不但教我们如何抗旱,还亲自动手与我们一起劳动,让我们很受感动。”正在维修塘堰的村民何云华感激地说。
去冬以来,四川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雨减少,出现冬干春旱。四川省水利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有515.5万人、621 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833.5万亩。“春分”已过,季节催人,四川各级政府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千方百计抗旱。
广安市广安区区长蒋英胜告诉记者,广安区已提前编制了全区4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防旱、抗旱应急预案。按照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分门别类制订了相应防旱、抗旱应急预案。区水利局专门购买了40台套提水抗旱机具,输、供水管道8000余米,为防旱、抗旱工作打下坚实的物资设备基础。该区水利部门还与农机部门紧密配合,一个月前组织上千名农机手进行抽、提水和机械维修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蒋英胜说,他们还指导乡镇成立了民间组织——抗旱协会,将分散的抗旱力量凝聚在一块。在抗旱应急时,抗旱协会服从当地政府调度,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据介绍,面对旱情,四川省坚持以调制旱,合理调整作物结构。“水路不通走旱路”,扩大玉米、红苕、豆类、高粱等耐旱作物面积,坚决把漏筛田和无水源保证的稻田改做旱地。目前,全省春玉米已栽播65%,水稻已栽播70%,红苕已栽播80%,栽播进度比去年同期快7天左右。
此外,四川省还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耐旱作物品种和节水栽培、覆盖保墒等抗旱增产关键技术。把旱育秧作为主要育秧方式。目前,全省旱育秧推广面积达到2000万亩,占2/3以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700万亩;秸秆覆盖栽培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记者 刘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