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解读:淮河王家坝闸保证水位提高0.3米意味什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7年07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提高0.3米保证水位意味着什么?
——专家解读淮河王家坝闸保证水位提升的意义

    新华社安徽王家坝7月6日电(记者葛如江、杨玉华)7月6日5时,淮河今年首次洪峰安然通过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此前一天,为应对洪峰到来,王家坝保证水位由原来的29.0米上调到29.3米。0.3米的上调意味着什么?国家防总及有关专家做了详细解读。

    正在王家坝巡视的国家防总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年来各项治淮工程的建设,淮河抗御洪水能力提高,保证水位的调整正标志着防洪能力提升。据了解,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治淮建设力度,特别是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的王家坝闸和濛洼圈堤除险加固工程,有力地提升了这一堤段的防洪能力。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王家坝闸最初保证水位只能达到28米左右,2003年,保证水位提升至29米,在洪水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2003年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王家坝闸的重新加固和周围圈堤的除险加固,大大提升了这一地区的防洪能力。这也为此次保证水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熊德超介绍说,此次调整是自1953年王家坝建库以来所调整到的最高保证水位,调整前的保证水位为29.0米。

    保证水位的提高不仅意味着淮河水利工程防洪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王家坝闸内濛洼蓄洪区的启用几率,减少了蓄洪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濛洼蓄洪区是于1953年设立的千里淮河第一座蓄洪库。库内辖4个乡镇,有131座庄台,涉及15万余人,耕地面积18万亩。

    阜南县民政局张保社局长说,2003年淮河洪灾,濛洼蓄洪区按要求启用,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如果不是今年堤防闸坝加固,防洪能力提高,保证水位也将无法提升,在遇到2003年大水时,很可能会因此而再次启用濛洼蓄洪区,这样的话将使蓄洪区内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张保社算了笔账,2003年后,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重建了蓄洪区内的交通电力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都较高,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蓄洪区内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启用一次蓄洪区所带来的损失将远远超过2003年的10个亿。“而这只是直接经济损失,还有更多的间接损失无法估计。启用一次等于一切毁了再建,群众的生产生活至少要一年才能再次恢复。”在张保社看来,这0.3米的保证水位提升无异于减少了群众和国家的巨大损失。“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蓄洪,不让群众蒙受损失。”

    据悉,目前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要求,要按照有关规定,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防洪工程安全。王家坝保证水位调整后,原设防水位26米、警戒水位27.5米仍维持不变。

 
 
 相关链接
· 8天水位升近8米 淮河旱涝急转何以来得这么快?
· 洪泽湖水位超警戒线0.39米 三河闸加大泄洪流量
· 豫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 应对淮河流域暴雨天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