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科技部长呼吁“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措施需细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7年07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 周婷玉、顾瑞珍)科技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万钢6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发言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采用新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吸碳经济”。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万钢介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用90%的可信度认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气候变化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问题。”万钢说,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国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要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他说,在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和能源,这既是我国自身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我国贡献的需要。为此,科技部联合14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万钢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综合考虑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和“吸碳经济”等重大问题。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务院节能减排的综合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万钢建议,这些措施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如清洁能源汽车,在研发、制造、销售和使用等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鼓励政策,研发阶段需要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销售阶段需要减免购置税政策,使用阶段需要相应的燃料税政策等。

节能减排成为政协常委会的“高频词”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 顾瑞珍、周婷玉、崔静)“在节能减排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路。”

    26℃的室温下,全国政协常委汪纪戎身着便装,和记者聊起当前节能减排现状:“不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普遍存在的赶超思维是导致地方官员唯GDP论英雄,没有节能减排原动力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弱化GDP在政绩考核中过强的指挥棒作用,把节能减排目标和辖区环境质量的好转纳入政绩考核的硬指标。”

    汪纪戎的观点得到与会常委和委员们的普遍认同。“节能减排”成为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今年1月至5月,GDP增速在10%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其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速达20%,受此影响全国用电量增长15.8%,增速为近三年最高水平。

    作为国内较早警示重化工业化道路诸多弊病的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吴敬琏认为,“政府如不釜底抽薪解决之前行政手段对市场造成的扭曲,五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形势不太乐观。”

    “从2006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各个方面还是GDP‘挂帅’,节能减排被放在次要地位。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成为实际上的软约束而不是硬约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在发言中提出,要打破我国多年来粗放扩张的惯性,使经济社会运行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困难重重。当前始终未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说明各级政府的认识不到位、行政执行力不强。

    目前无论是加快技术改造、更新设备,还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能力。但与会常委、委员们认为,当前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企业,普遍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而各级政府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普遍较低,支持节能减排的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严峻形势的背后,隐藏的是能源定价机制、能源政策观念上长期形成的弊端。”全国工商联在提交本次常委会议的书面发言中也指出,应深刻认识现行能源定价机制弊端,树立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成本新观念。

    一方面,中央关于“节能优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另一方面,能源环境的压力没有充分转化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驱动力,大多数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对此,陆延昌委员提出“经济政策节能”的建议,即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要改革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定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资源使用税费,建立并完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分配和使用权交易制度;根据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制定资源价格。”汪纪戎常委在发言中建议,激励和强制手段并用,提高污染物排放与违法成本,促使企业规范行为,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法制手段是减排措施的首选。实现节能环保目标要有经济驱动力,是与会常委和委员们形成的共识。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4日向全国政协常委会议通报情况时也表示,当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

 
 
 相关链接
· 建设部制定方案要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
· 建设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强化运输节能减排管理
·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保护环境 实现海南"生态立省"
· 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赴辽宁调研“节能减排”纪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