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雪龙”号机匠长曹洪才在机舱集控室值班,这里是“雪龙”号在航行过程中,对所有机器设备进行监控管理的中枢。 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目前已完成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正在回国的途中。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雪龙”号在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更新改造后的首航,同时也是“雪龙”号历史上负载最重、航行路线最长的一次南极之旅。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7日,“雪龙”号机匠长曹洪才在机舱集控室值班,这里是“雪龙”号在航行过程中,对所有机器设备进行监控管理的中枢。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7日,“雪龙”号机工孟楠在巡视船上副机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7日,“雪龙”号机工魏鸿飞走在连接船头与船尾的长长通道中。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