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15日,科考队抵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4月15日,“雪龙”号停泊在上海外高桥专用码头。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紧紧围绕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三大目标展开,考察队共完成了46项科学考察和11项后勤保障任务,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备受国际瞩目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圆满成功,17名科学勇士不畏艰险,于2008年1月12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并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医学和天文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在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在冰穹A最有可能建站的900平方公里范围内,我国考察队员进行了高密度、高精度的建站选址系统调查,获得一大批基础数据和关键资料,为我国内陆建站选址和开展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和依据。
在这次内陆冰盖考察中,我国还首次使用了一些新的重型装备,使野外车队拖载能力大幅提高。两次成功登顶冰穹A充分表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南极内陆运输“大通道”。这条长1228公里、从中山站直达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大通道”,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长城站、中山站的度夏科考项目硕果累累,实现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开门红”。长城站完成了站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南极法尔兹半岛生物多样性调查、长城站及邻近海域有机污染物调查及生物和微生物采样与研究,获得了大量样品、科学数据和一批珍贵资料。法尔兹半岛南侧航拍测图工作也进展顺利。中山站初步完成了大气本底观测站建设,开始试观测,并开展了冰雪面机器人和小型无人机现场综合实验,获得了宝贵参数和数据。
1月15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南极长城站码头卸货。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经过10天的昼夜奋战,于1月15日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1500吨的各类物资和油料,全部卸运到我国南极长城站,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卸货任务。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第24次南极考察是“雪龙”号历史上航行路线最长、跨越经度最广的一次远航。大洋考察也实现了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环绕南极洲的海洋综合观测,完成14项科考项目,创下了我国极地考察有史以来跨越100多纬度,近200经度的走航考察新纪录,共获得3000多份走航样品和近10GB的测量数据。此外,还在初冬季节,完成了埃默里冰架边缘断面、普里兹湾的定点调查。
第24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考察中国际协作和合作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出色。“雪龙”号出色地完成了协助韩国站运送大批建站物资的任务;中山站协助德国DOCO计划顺利实施;在内陆考察中,我国与澳大利亚、美国的研究机构合作,成功安装了国际先进的天文观测、地球物理和气象设备,使我国内陆考察具有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背景。
第24次南极考察的圆满结束,还标志着“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成功通过了更新改造后的首航考验,创造了“雪龙”号历史上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新纪录。“雪龙”号曾4次成功穿越西风带,总航程28450海里,其中在冰区航行800多海里。
我国占据国际冰穹A科考的制高点
未来3至5年外国科考队可能登顶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陆文军)15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队长孙波在刚刚抵沪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考队在本次南极科考任务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这说明中国在冰穹A科考领域已形成了优势,并将继续占据该领域全球科考的“制高点”。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17名科学勇士于今年1月12日成功登上冰穹A,并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医学和天文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在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孙波透露,3年前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冰穹A,便迅速成为全球科考界的热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传统极地考察强国都对该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陆续有美国、德国的基金会和科研机构寻求与中国在此领域进行合作。
他认为,未来3至5年内,可能有外国科考队登上冰穹A,但中国通过两次登顶科考,已经积累了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冰穹A研究的领域,具有前沿发展的优势。
孙波解释,登上冰穹A进行科学考察对研究南极冰盖形成与演化具有重大意义。世界各国都在南极寻找年代久远的深冰芯,而中国已在冰穹A发现了最厚为3132米的冰,为提取最古老的冰芯样品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