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一个多月来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世界重新发现了中国,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
大灾也是一场大考,一次大悟。汶川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悲痛,也让亿万人民从深层次审视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对她的制度优势、精神源泉,她的生存意志、复兴动力,她的先锋队所秉承的理念、选择的道路,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3亿中国人民,必将从这次灾难中汲取新的力量、勇气和智慧,更加坚定地去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梦想。
生命至上--灾难面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升华,“以人为本”理念更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小时候我问妈妈,人为什么流泪,妈妈说长大你就会明白了。我现在也当了妈妈,女儿问同样的问题,我说眼泪由爱而生,生活所以美好就是因为世界充满爱!”
大地震后,一位劫后余生的年轻母亲这段话,让无数人产生强烈共鸣。汶川大地震以来,亲眼见证一幕幕抢救生命的场景,更多的人懂得了什么是“人间大爱”--
人们忘不了,灾情传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主题只有一个: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人们忘不了,13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6万医护人员、20多万志愿者,冒着余震、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水、陆、空并进驰援灾区。
人们忘不了,为了瓦砾深处一声微弱的呼救,几十名消防队员昼夜不眠,置自身安危于度外,不惜代价展开营救,幸存者生还纪录不断被刷新。
人们忘不了,小战士拼命奔向坍塌的废墟,被战友死死拉住后跪地痛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
以人为本——人们从生命与死神的对抗中更加体会到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这一理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以人为本,就要珍爱和尊重每一个生命。
5月19日至21日的三天,被设立为“全国哀悼日”。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民众降半旗、举国哀悼,在中国史无前例。悲痛的泪水和“中国加油”的呼喊,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逝者已往,对鲜活生命的关爱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为了数百万受灾群众的妥善安置,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去考察帐篷和活动板房的生产情况。为了让废墟里的孩子挺住,温家宝总理蹲在他们身边含泪鼓励。为了让伤痛者健康地活下去,中国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救助行动……
这一切,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了新的深度。
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在人性的光辉面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没有藏身之地。高尚的道德、勇敢的担当、美好的情操,感召和激励着无数人共赴国难,共克时艰。
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升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情系众生的大爱胸怀。每到危难关头,这种大爱就会化作崇高的爱国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以人为本”理念,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生动诠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是造福人民。“以人为本”闪现出的人道主义动人光辉,使13亿中国人民迸发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热忱和信念。
一个热爱人民的政党是有力量的政党,一个珍视生命的国家是有根基的国家,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是不会被任何磨难打垮的民族。
“在生死大劫后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不能让好心人失望,更没有理由退缩,纵使重建之路那样漫长,幸存的我们也必须坚强地走下去!”绵竹中学女生廖丹萍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这同样是广大灾区群众的心声。它让我们相信,体现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本精神,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内在支持。
举国抗灾--强大动员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其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能力
对口支援,是中央对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决策。对此,21个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份一致表态:坚决服从中央部署,不讲价钱,不讲条件,全力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支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体制、机制尚待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却让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克服一切困难,集中一切力量,办急事、办大事、办难事。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
短短数日,救援部队就挺进到每一个受灾村庄;
上千架飞机被紧急征调支援灾区;
中央财政安排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做到的一项项非常之举,创造了举国动员、抗震救灾的奇观。如此强大的应急动员能力令世界惊叹。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在地震之后,人们看到了中国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赈灾,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其历史发展走向和现实环境决定的。基于近代以来受欺侮、受压迫的历史,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都江堰虹口乡红色村党支部书记潘虹留下腿脚不灵便的父母,带领300多村民安全转移到山外。家住山外的姐姐冲上来骂他:“没有带爸妈出来,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望着姐姐哭着离开的背影,潘虹哽咽说:“后悔一辈子又有什么办法?我是党员,不能只顾我一家人。”
一个多月来,这样的事例在灾区发生了太多太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正是千万个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正是无数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灾区群众抗击灾害的主心骨,社会主义制度才具备了高效的决策能力、运转能力和执行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力量,还来源于党在新时期积累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探索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特别在与历次灾害的斗争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艺术。
这次抗震救灾的许多举措令人赞叹:
--快速决策。震后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重要指示;两个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就飞往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
--信息透明。震后十几分钟,灾情信息就由新华社向全球播发。震后三天,遇难者“预计人数”公布。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每天召开,电台、电视台、互联网24小时滚动直播抗灾进展。
--救援开放。我国首次允许外国专业救援队入境协助救援,俄罗斯、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军机甚至被允许直飞灾区,运送紧急救灾物资。联合国秘书长、外国元首第一次到达中国地震灾区。
这,既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党执政能力提高的充分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宣示。
雄厚国力--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丰厚积淀,得益于对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坚定不移
年初刚经历过50年不遇之罕见冰雪灾害,接着又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特大自然灾害考验着一个国家对灾难的承受力。
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动用抗震救灾资源所显示的强大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有两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截至18日,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146.16万顶、被子481.76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118.31万吨;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2.2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5.4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6.75亿元。
抗震救灾的有力有序有效,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积淀,已成为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勃勃生机。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是1978年的67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这一切,为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已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459.38亿元,几乎与财政救灾投入相当,捐款上亿元的企业和个人不在少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藏富于民”理念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直接证明。
人们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生命迹象探测仪”,能发现废墟下数米深处的微弱生命信号;
一个小小的气囊,充气后可顶起60吨的重量;
通过CR医疗设备,伤员的全数字影像立即传输至外地医院,接受远程实时诊断……
进步远不止体现在物质层面。汶川大地震后展开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志愿者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现代公民意识的成熟。
20多万来自天南地北的志愿者活跃在灾区。全国各地还有难以计数的人们以各种方式为抗震救灾出力:捐钱、献血、抢运救援物资、护理从灾区转运出的伤员。“我们都是汶川人!”一时成为13亿中国人民最响亮的口号。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也随之得到了悄然提升。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无形的进步是多么巨大。
“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国家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的重要启示。
科学发展--自然灾害是中国人民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存忧患意识
汶川大地震显示的巨大破坏力量,让人们再次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国家。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
在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上,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共发生119次,平均每年一次。新中国仍长期遭受着自然灾害的困扰。仅最近十年间,就发生了至少四次被国际学术界归入“巨灾”之列的重大自然灾害: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今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的地球,并未因人类的进步和繁荣而变得太平,造成重大伤亡的灾害时有发生。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受到广泛关注。几年前,这所农村中学的教学楼刚建成就暴露出严重质量问题,叶志平想尽一切办法“亡羊补牢”,对教学楼改造加固。同时,他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教学楼安然无恙,训练有素的22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全部撤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
人们从叶志平的所作所为中解读出一个启示:尽管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发生,但可以采取积极行动,尽量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灾害应对水平获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国家花大力气构建了公共危机应对机制。2004年,“紧急状态”被写入宪法。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机构,各地分别制订了“应急预案”。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汶川大地震中,救援行动的迅速有效,与这些努力直接相关。
然而,与国际先进经验相比,我国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还有待完善,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尚比较薄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频发的灾害已提出了警示,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提高全社会防灾境界,将非战争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正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多难兴邦,没有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坚信,灾难毁不掉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民族精神,灾难中收获的无形财富将融入全民族的血脉,使我们汲取力量、智慧和勇气,不屈不挠地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