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海上开展救生与消防演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8年07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号7月12日电(记者崔静)嘟、嘟、嘟……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报警声,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纷纷穿上救生衣,按指定线路有序跑到甲板两侧的救生艇旁,列队站好。

    这是11日晚8时许发生在“雪龙”号上的一幕。当晚,“雪龙”号在长江口2号锚地停泊,并按照惯例在正式驶往极地前举行救生与消防演习。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由科考人员和船员等共122人组成。三副席永涛说,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所有科考队员的安全,“雪龙”号准备了充足的救生与消防设备。

    救生方面,“雪龙”号左右两舷各配有一艘救生艇,每艇可以乘坐66人。此外,船上还携带了15个救生筏,分别布放于左右两舷和后舱飞机平台。除了给每位队员配备一件救生衣和一件连体式浸水保温服外,“雪龙”号上还备有救生圈等各种救生设备。

    席永涛说,船舶航行期间可能会遇到碰撞、搁浅、触礁等危险,但与这些危险相比,火灾导致的船舶全损率更高,可能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为此,“雪龙”号也配备了充足的消防设施,包括水灭火、二氧化碳灭火、泡沫灭火等各种固定式灭火系统,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移动式灭火装置。

    “雪龙”号上还安装有火警系统,每个房间里都装有感温探头,楼梯里装有感烟探头。这些探头一旦感应到温度或烟雾浓度超标,会在第一时间向驾驶台报警。

科学探索的和平之旅——科学家详解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目标

    新华社“雪龙”号7月12日电(记者崔静)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旗”,加拿大宣布将在北极地区建军事基地……近年来,受北极资源利益驱使,一些国家在北极地区展开了主权争夺战。11日启程的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带着什么目标奔赴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张海生说,这次科考完全是为了研究北极的气候变化,没有针对北极资源的考察任务。

    “研究环境变化对北极的影响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近年来中国确定的北极考察目标,中国的北极科考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张海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张海生说,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中国前两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北极的快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和气候效应;二是研究北极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中国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围绕这两大科学目标,科考队将重点开展物理海洋学、生态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完全是一次科学探索之旅、和平之旅,”张海生说。

    他介绍说,一系列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北极地区海冰消融的情况可能比去年更严重。为此,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将着重加强对北极地区海-冰-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这不仅包括了解海冰消融的情况,也包括考察海冰消融后对海洋及大气的影响。

    海洋、海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不仅影响整个北极地区,也会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张海生解释说,中国的整个气候受季风影响,而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是一种干季风,它不仅影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也影响到中国中南部的雨量大小。“实际上,今年春节前后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冰冻雨雪灾害,某种程度上就和北极有一定关联。”

    “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和认识北极对中国国家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这是中国开展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真正目标所在,”张海生说。

 
 
 相关链接
· 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员登上"雪龙"号 公布组队情况
· 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走进“世界上最北的大学”
· 中国大学生科考团出征北极进行为期半月科学考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