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创造中国航海史新纪录
7月11日,少先队员挥舞国旗送别“雪龙号”。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科考基地码头启程前往北极,将展开为期75天的第三次北极科考。此次出征北极是我国北极科考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次。科考将主要针对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冰洋独特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北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展开研究。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社“雪龙”号8月31日电(记者崔静)正在执行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8月30日沿西经147度方向抵达北纬85度25分的北冰洋海域,这是中国船舶目前到达的最高纬度纪录。
8月29日傍晚,经过9天的停船漂泊,“雪龙”号再次起航继续向北挺进。由于海冰几乎覆盖了前方海域,“雪龙”号始终在冰区破冰航行,前进缓慢,为了给回航期间的考察作业预留充足的时间,科考队决定停止前行,自北纬85度25分掉头南下。
7月30日,正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诺姆港抛锚停泊的“雪龙”号遇到强气旋,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决定推迟从诺姆港起锚的时间,暂定于31日驶离该港奔赴北冰洋。这是7月29日在诺姆港附近,负责运送外国极地科考人员与物资的美方小艇因海况恶劣无法靠近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 新华社记者崔静摄
此前,中国船舶到达的最高纬度纪录由“雪龙”号于2003年在执行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时创下,当时“雪龙”号首次抵达北纬80度15分的北冰洋海域进行科考作业。
自7月11日从上海港出发以来,“雪龙”号至今已航行6780多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按照计划,“雪龙”号将于9月11日在美国诺姆港锚泊,9月25日停靠上海码头。回航途中,科考队还将在北冰洋海域建立两个短期冰站,针对北极海冰和海洋进行综合观测与考察,之后将沿西经164度方向向南航行,开展大洋综合考察。
中国北极科考队首次获取北纬85度深海海水样品
新华社“雪龙”号8月31日电(记者 崔静)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日前在北极地区首次采集到北纬85度的深海海水样品,获取了这一海域的重要水文参数。
载着110余名科考队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日前首次驶入北纬85度海域,这是中国船舶抵达的最北纬度。尽管海冰几乎覆盖了这一海域,科考队员们还是在北纬85度08分、西经147度03分处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成功投放梅花采水仪,采集到海面下2110米深处的海水样品,获得了海面至海底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盐度等水文数据。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说,此次采集海水的地方位于阿尔法海脊顶部,是加拿大海盆与马尔科夫海盆的分水岭,也是一些海流和水团的边界。这一地区的水团结构与加拿大海盆的水团结构有显著差别,获取这一海域的水文参数,有助于了解整个西经145度方向纵向断面的海水流动状况与水团结构差异。
根据新近获得的数据,赵进平分析说,与加拿大海盆的水体直接来自东西伯利亚海陆坡不同,北纬84度以北海域的水体很可能来自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