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9月4日电(记者江时强)记者4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根据7月召开的国务院三峡建委16次会议精神,三峡工程今年将实施试验性蓄水,蓄水目标是最终水位175米,三峡工程由此将进入正常运行期。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现在已连续建设了16年,预计今年底明年初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三峡工程向更高水位蓄水,是竣工前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稳定运行状况是一次全面考验。
船只从长江巫峡内一个175米蓄水标志线旁经过(8月25日摄)。日前,三峡湖北和重庆库区四期工程移民和库底卫生清理先后通过验收,卫生清理的面积和相关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规定。三峡工程挡水建筑物也已经按照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建成,所有的泄洪设施具备运用条件,并通过了安全鉴定,适应175米水位条件下的三峡梯级运行调度规程已经获得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机组、船闸及枢纽建筑物的生产试验和运行管理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三峡工程已全面具备175米蓄水条件。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三峡工程2003年6月开始蓄水至135米,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米,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根据枢纽建设、移民搬迁、地灾治理、泥沙淤积、生态环保等情况,今年下半年将蓄水至175米,工程效益将按设计要求全部发挥出来。
中国三峡总公司正在加紧做好蓄水前的各项准备。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此前的验收表明,三峡枢纽工程及三峡库区已具备蓄水至175米条件。至于何时蓄水,国务院三峡建委将根据验收意见最终作出决定。
重庆市完成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下地灾治理任务
新华社重庆9月2日电(记者 徐旭忠)记者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作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庆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可以满足三峡工程175米蓄水条件。
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为确保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的安全运行,从2001年开始,我国投入40亿元专项资金,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所涉及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其中,重庆市的181个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于2004年下半年通过了国家级验收,确保了三峡库区如期蓄水、发电、通航。地质专家指出,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发挥出了三大效益:一是基本消除了受135米水位影响的崩滑体灾害;二是基本消除了受135米水位影响塌岸灾害;三是消除了大量危及移民迁(复)建工程、城镇、港口码头、公路等的地质灾害。
三峡库区175米蓄水在即 通信线路迁建工程启动
8月27日,记者从长江通信管理局获悉,为保证2008年汛后三峡库区175米蓄水期和蓄水后三峡库区的航运安全,长江通信部门正全面展开蓄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陆续迁改库区175米水位下通信线路。
三峡工程蓄水后,地质、道路和交通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通信基础设施需要随着水位提升进行相应的移动和地理位置调整,重点工作涉及库区码头、囤船通信设施搬迁、杆路上移整治、光缆线路迁改等,确保过江飞线、跨枝汊河流的飞线海拔高程满足205—210米,最低点满足库区175米蓄水后净空不低于35米。据了解,该局下属的长江重庆通信管理局已完成丰都高家镇175米水位下干线迁改,涉及电杆28根、12芯光缆1.8KM;扶正忠县高峰段电杆4根、12芯光缆0.3KM;为涪陵白鹤梁执法大队、高镇执法大队、丰都名山执法大队趸船、丰都水上公安趸船、忠县海事趸船、港口派出所趸船及云阳固陵执法大队趸船的更新改造重新布放了固话、接入网等通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