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人民日报评论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世界的吸引力之一,就是这30年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兴衰。这30年,横跨了两个不同寻常的世纪——刚刚过去的20世纪,恰是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轰轰烈烈到遭受挫折,又焕发生机的世纪。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世纪,又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不断发生的危机中自我审视,社会主义重新引起世界瞩目的世纪。
“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西方曾有人如此断言。然而,社会主义没有终结,而是以更加旺盛的活力呈现于世界的东方。两个世纪的质疑和回答,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力量厚积薄发,中国元素日益凸显,中国道路吸引世界目光。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0年风雷激荡,我们对恩格斯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体现在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改革、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创造性地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0年未曾停歇的伟大变革,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不断完善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轫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符合人民愿望,更加顺应历史潮流。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将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30年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特征、布局逐步清晰,日益成熟。
改革是体制演进的方式,改革也是制度生存的方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时间只有短短30年的实践,论基础要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的考验,论环境要迎接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挑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才能获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社会主义中国3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谱写了这段历程中最为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不仅让这一社会制度在中华大地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也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再造辉煌,社会主义必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再造辉煌。
人民日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发生在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深刻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命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
这场深刻的变革,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较广,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30年改革开放,只看到矛盾和问题,对辉煌成就视而不见,是一种偏见;只讲成绩经验,忽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会失之片面。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起点·新挑战·新突破
2008年11月初,一个名为“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91岁高龄的袁庚名列其中。改革开放之初,袁庚在深圳一手创办起蛇口工业区,他们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当时的深圳还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到2007年底,它的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已经分别跃居全国城市第一、第三和第四位。
如今,深圳的产业发展正在由低端向高端转型,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绿色深圳”转变,未来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形势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酷的考验。
感受惠泽深化合作--非洲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也惠泽世界,让其他国家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的非洲大陆,人们更是切身感受到中国30年来巨大成就带来的实惠。如今,非洲国家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认为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