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2月14日电(记者 黄兴华)湖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守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四条底线”,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594亿斤的历史新高,稻谷产量居全国之首,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双下降,民生质量逐步提高。
地处内陆的湖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富民强省的目标,2006年12月,湖南省委提出经济发展中要求守住四条底线,即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稳定粮食生产;保持湖南的青山绿水,提高森林覆盖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重视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环境质量。
作为粮食主产大省,湖南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并守住粮食生产底线。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严峻挑战,湖南着手提高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粮食产业对富民强省的贡献率,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湖南每年改良100万亩中低产田,建设100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基地,超级稻推广到1000万亩,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的稳定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湖南坚持守住生态环境底线。近两年,湖南加强营林和森林保护,补植补造冰灾毁损林地500万亩,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50余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6.1%。同时,全面开展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停产治理一批污染严重企业,限期治理一批重点污染源,搬迁一批布局不合理企业,仅2008年完成了63个治理项目,使湘江水质稳定好转。
记者在长沙市采访时,当地市民介绍,市区岳麓山风景区附近一块600多亩的土地,前些年拍卖后拟作房产开发用地,对此市民反响强烈。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决定将其全部收回,建设一座生态公园。
湖南省委对全省人民郑重承诺,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守住节能减排底线。湖南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00万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90多家和583家小造纸企业。2007年,湖南对洞庭湖区234家造纸企业陆续实施停产整顿,洞庭湖水质由劣五类净化到三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记者在位于东洞庭湖的岳阳县鹿角镇水域采访时,渔民张建设深有感触地说,前些年那里大大小小的造纸企业排出的污水,使附近水域受到污染,当地人连湖里的鱼也不敢吃,经过整治,湖水清澈多了,多年不见的江豚也频繁出现在洞庭湖。
湖南还从四个方面加强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保障能力,缓解民生难题,提升民生质量。湖南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湖南还全面实施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服务能力,解决特困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产生活困难。
湖南省委主要领导还深入到洞庭湖“水上人家”特困群体,组织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惠渔爱民政策措施,对渔民集中安置,让他们居有定所,并支持他们转产转业,受到当地渔民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