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知查缴违法印刷品和不良玩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廖翊)据全国“扫黄打非”办介绍,近期地方执法部门在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学校周边的出版物店摊、文具店和少儿商品批发市场在销售多种违法、有害印刷品和不良玩具。

    这些违法、有害印刷品和不良玩具有以下主要类型:一是“少儿版人民币”,有的孩子把其作为玩骰子、扑克游戏的筹码;另有印着人民币图案的橡皮、笔盒,挂有微型“人民币”的铅笔等。二是少儿“八卦”玩具,通过掷出不同的点数,对照纸片显示“你长大是一个笨蛋”“你长大是一个飞行员”“你长大是黑社会老大”等相应内容。三是微型少儿卡通画册,内容多为武打、凶杀、暴力等。

    全国“扫黄打非”办指出,这些违法、有害印刷品和不良玩具,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扰乱了出版、印刷管理秩序,必须严加整肃。为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向各地“扫黄打非”机构发出《关于查缴“少儿版人民币”“少儿八卦玩具”及卡通类非法出版物的通知》,全力收缴此类违法印刷品和有害玩具。

    通知要求:一、各地“扫黄打非”部门要将清除此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物品作为“扫黄打非”重要任务之一,纳入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总体工作部署当中,特别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监管,坚决清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此类有害物品。二、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各地“扫黄打非”办要联合新闻出版、工商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出版物市场、零售店档、游商地摊的清查力度,坚决收缴此类违法印刷品,对制售者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加强对校园周边兜售卡通等非法出版物以及具有赌博性质或含有不良内容的玩具的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查缴。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拒绝购买此类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印刷品。四、各地“扫黄打非”办和“扫黄打非”部门在市场清查过程中要注意查找生产源头,互通信息,配合查处。

    据反映,这些违法、有害印刷品和不良玩具中部分来自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全国“扫黄打非”办已要求浙江省“扫黄打非”办组织相关部门调查情况,立即查缴,并追根溯源,严查印制此类不良印刷品和非法出版物的印刷厂和制造不良玩具的厂家,彻底斩断源头,依法予以严惩,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相关链接
· 各地加大“扫黄打非”力度 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
·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 "扫黄打非"第一阶段行动告捷 "反弹"得有效遏制
· 国家设“扫黄打非”专门机构负责处理群众举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