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刘奕湛)南极,一片让人向往的圣洁土地,充满了神奇。这里有壮美的冰山、亘古不变的冰原和美丽可爱的动物,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心灵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让你深深牢记在这里的分分秒秒。在过去的173天里,新华社记者跟随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亦见证了昆仑站的建成,感受到以“爱国、求实、创新、拼搏”为核心内涵的南极精神的深意。
由于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是以往历次考察队当中任务最重、搭载人数最多、装卸物资量最大的一次南极考察,“雪龙”号较以往提前了1个月的时间启航前往南极。2008年10月20日,承担着建设中国首个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任务的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启航前往南极中山站。
40多名船员在船长王建中的带领下一路上精心呵护和驾驶着“雪龙”号来保障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一路上,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比计划提前2天到达南纬68度52分10秒,南极中山站以北57公里外的普里兹湾固定海冰外缘。就在这里,一道天然屏障横在了“雪龙”号的前方,这道屏障让“雪龙”号遭遇了我国南极科考以来最严重的“阻挠”。复杂的海冰让“雪龙”号举步维艰,最艰难的时候一天仅仅前进了60米的距离。
2008年中山站地区降雪量大大超过往年,仅11月份降雪天数多达23天,高出历年1倍以上。连日来,大风降雪天气交替出现,几场强降雪后,接岸海冰覆盖了厚达70厘米的积雪,厚厚的雪就像一床棉被一样“保护”着海冰,这不仅增加了“雪龙”号破冰的难度,还为判断海冰状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持续恶劣的天气使得直升机吊运作业无法开展,卸货工作一度滞后了21天。
为了尽早抵达中山站,船长王建中就把驾驶台当成了自己的宿舍,在“雪龙”号破冰最艰难的阶段,他几乎全天守在驾驶台,拿着望远镜紧紧地盯着海冰,亲自掌舵驾驶“雪龙”号破冰。这期间,如何保证“雪龙”号保持最大的动力冲破海冰,对轮机部的船员们是一个大考验,但是从正面撞击容易楔入冰中,好比钉子插入木塞,而破冰速度过大使得船体进冰容易、后退困难,频繁的大功率后退对雪龙船螺旋桨尾轴造成极大的负担。总结了多次卡船经验之后,“雪龙”号采取了同时开辟两个航道前后推进的破冰办法,如人挪步,左右两个航道交替前行。22日在全体船员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终于走出这条3.7公里宽的冰块重叠带。在最大马力的支撑下,“雪龙”号的“胃口”也相当惊人--1天就消耗了近50吨油!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杨惠根说:“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季节的雪面融水和高温海水同时加速了海冰的消融过程,经考察队专门组织的冰上探测结果显示,中山站向外的海冰全为湿海冰,海冰强度大大降低,这大幅增加了考察队冰上卸货作业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由于无法实施冰面运输,而为了保证建设昆仑站的内陆冰盖队能够尽早出发前往冰穹A,考察队人员运输、物资卸运几乎全部依靠航空作业,中、韩直升机组利用一切可飞行的天气窗口进行了昆仑站建站物资吊运,单体重量超过直升机运输能力的将拆卸后通过直升机吊运到中山站再进行组装。10几天的内陆物资集结工作,内陆队员们在集结地卸货装货,经常是干到凌晨才能返回中山站休息。连日来的户外作业,每个队员除了眼睛部位保留了原有的肤色外,其他部位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晒伤,黑了许多,深入内陆后环境将更加恶劣。
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说:“内陆队的全体28名队员都经过了体检、心理测试,高原适应性训练等一系列的严格考核,他们将克服高寒、低氧等困难完成建站、考察等任务。”
从中山站到冰穹A,近1300公里的距离,他们经历了令人头疼的软学带、深不可测的冰裂隙,昼夜兼程用了19天的时间于2009年1月7日北京时间凌晨,驾驶8辆雪地车拖载44部雪橇,将所有建站、科考和后勤物资,运抵冰穹A最高点昆仑站建站站址。到达冰穹A后,内陆冰盖考察队立即投入到昆仑站建设之中,克服内陆冰盖高寒缺氧与强紫外辐射环境下的冻伤、高原反应、体能下降等严峻考验,凭着国内反复组装练就的过硬技术,成功解决冰盖高原软雪基础和极端低温施工难题,于2009年1月27日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昆仑站主体建筑工程施工,夺回了考察前期的损失时间,圆满完成了建站任务,同时将一座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华鼎“天鼎”放置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1分,高程4093米)。
除了昆仑站的建设,中山站的能力建设也是本次考察队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南极素有“风极、寒极”之称,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盖房子,工程能不能按时完成全得看天气。而在中山站度夏施工期间,中铁建的考察队员们接连遇到了多个风雪天气,可他们没有停下来。面对超乎想像的困难,顶风冒雪,顽强拼搏,尤其是最后的打灰工作阶段,每天连续工作10几个小时。累了,回来就倒在床上和衣而眠,换班的时候,揉揉眼睛就冲出去了。中铁建工集团项目经理刘笃斌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风大了我们怕雪,雪大了我们怕风。”一句玩笑话,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钢人铁马”的中铁精神。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中山站改造建设施工工程量的60%以上,达到了预期度夏完成主体建筑钢结构安装和综合楼外部围护板安装的工程量的计划安排,实现了越冬进行综合楼内装饰施工的预期目标,为越冬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为极地科考事业带来的是长城、中山站的基础设施、后勤保障能力和环境保护上迅速接近极地考察强国的水平。
随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建设成功,中国在被称之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留下了国人在那里的永久印记。回顾我国南极科考史,从乔治王岛的长城站到拉斯曼丘陵地区的中山站再到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25年来,中国在极地事业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使南极冰盖核心区域也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张建松、刘奕湛)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204名考察队员充分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丰硕的考察成果。
成功建立南极内陆考察站 巍巍“昆仑”屹立在冰盖之巅
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也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这一区域除了中国科考队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登顶以外,还没有任何国家的科学家从地面到达过。第25次南极考察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冰穹A地区建成我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内陆考察队28名队员克服高寒、缺氧、极端环境下冻伤、高原反应、强紫外线、体能下降等重重困难,凭借着国内反复组装演练练就的过硬技术,成功解决了南极高原软雪基础和极端低温下的施工难题,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昆仑站。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致电祝贺。2月2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中山站通过电话连线方式主持了昆仑站开站仪式。
建成的昆仑站能满足20-25名队员度夏科考工作需要,能够支撑我国即将在内陆冰穹A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提高我国对国际南极科学的贡献率。以昆仑站为基点,我国的科学考察还将辐射南极点、分冰岭地区,开展更为广泛的考察工作。
昆仑站的建成,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是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一步。
圆满完成两站改造 “长城”、“中山”旧貌皆换新颜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两站改造项目,是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的重点任务之一。考察队克服了冰情复杂、气候恶劣、施工人员有限等一系列困难,经过2个多月的顽强拼搏,完成了长城站综合活动中心、科研栋、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锅炉房共计1817平方米主体建筑及室外管线铺设的扫尾工程。
同时,全面铺开了中山站站区改造工程,完成综合楼、综合库、车库、特殊观测栋、污水处理栋和废物处理栋共计3858平方米建筑的钢结构和车库、综合楼围护结构安装工程。长城站和中山站卫星系统(VSAT)相继完成安装调试,开通与国内的传输链路,实现了与国内全时在线的数据和互联网通信。
南极考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能力保障是科学考察的前提。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两站改造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考察站科考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为我国极地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保障平台。 (小标题)顺利实施“熊猫”计划 取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研数据
国际极地年中国PANDA计划包括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站基协同观测、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以及中山站-冰穹A断面综合考察等五部分。第25次南极考察实施了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中山站-冰穹A断面综合考察和站基协同观测等四个方面考察,为科技部野外台站常规观测、科技支撑计划、863高新技术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和样品。
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旨在研究普里兹湾海洋与南印度洋和艾默里冰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本次考察获得了大量走航观测数据和3500份样品;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以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为科学目标,开展了冰架运动速度、表面高程变化和表面物质平衡状态观测,获取了宝贵的精确定位数据和初始观测数据。
我国内陆冰盖考察队员还在中山站-冰穹A沿途及冰穹A地区开展了雪冰、大气、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天文观测和冰芯钻探,完善了中山站-昆仑站断面冰川学观测系统,新安装3台磁力计和4个自动地震台,建立了天然地震观测网络和地磁观测链开展空间和地球物理观测,在冰穹A进行了天文CSTAR和PLATO观测系统维修与设备更换;采集了队员血样和心功能测试等数据,用于人体医学研究。
在考察期间,我国中山站、长城站还参与了国际极地年的全球观测网络国际协同观测。成功建立中山站重力基准,进行绝对重力观测,填补了我国在东南极地区的绝对重力测量的空白。
考察期间,考察队还参与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参加了国际极地年AGAP计划后勤保障任务,接待了摩纳哥王子访问中山站,与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国的考察队、考察站进行互访,并就海冰运输勘测、内陆天文观测、冰穹A地区气象趋势、生物样品采集、站区规划、队员医疗健康等方面与美、澳、俄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