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王立彬)经过20年的实践,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全面实现了“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24日在“纪念基本农田保护20周年暨第19个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上说,20年来,基本农田保护区从无到有,基本农田比例达耕地总量80%以上、数量超过15.8亿亩,基本农田质量稳中有升,相关制度日益健全,全面实现了“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成功探索了建设用地区、耕地保护区的分区规划,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深刻影响和丰富了土地管理制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保护基本农田,推动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王世元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到2020年全国的基本农田面积为15.6亿亩。当前,永久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必须建立利益机制强化共同责任,激发和调动各方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让全社会逐步形成广泛共识,认识到基本农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生存,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利益机制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农民保护耕地的责任,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