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支海上救助志愿者队伍于温州救助基地成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9年07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温州7月21日电(记者林红梅)“这是一项救生救难、积德行善、造福百姓的事业,我能够加入进来,感到无上光荣。”

    7月21日,温州救助基地码头彩旗飘扬,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救助志愿分队成立仪式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支海上救助志愿者队伍。47岁的志愿者朱松德对记者如是说。

    “中国救捞文化流芳千古,不断发扬光大,原因就在于它信奉和倡导的是救生救难、积德行善、利益众生、造福百姓的民族精神。”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在此间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海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1951年,新中国成立了国家专业救助打捞队伍。58年来,救捞职工发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战狂风、斗恶浪,与大海抗争,与死神搏斗,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遇险人员和遇险船舶的救助,大多数是在恶劣的气象海况条件下完成的,如果不能对其快速有效救助,很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这些成果是救捞职工用生命和血汗换来。获救百姓把中国救捞职工视为“海上救星”,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派来的“当代妈祖”。

    但是,与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上的需求相比,我国专业救助力量尚显不足。尤其当有台风等恶劣天气袭来时,海上救助任务集中爆发,需要更多的人投身救助事业。为此,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决定在温州基地招募志愿者,作为试点,探索把社会力量纳入全国统一救助体系的办法。

    今年农历大年初一上午,已经连续举办了27届的横渡瓯江冬泳活动,在温州的寒风冷雨中拉开序幕。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首次亮出“东海水上救助志愿者”旗帜,报名表格被一抢而光。

    由于志愿者大都来自各行各业,虽有满腔热情,可对水上救助专业技能不熟,经验不够。温州救助基地制定了“志愿者联合训练计划”,每周进行二次的联合训练,内容以艇员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巡航熟悉为主,做到让志愿者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独立操作。

    经过培训和选拔,首批海上救助志愿者共20人,都是温州市冬泳协会成员,体格普遍健壮,成员来自公务员、机关干部、自由职业者以及在校学生等,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49.8岁。今后,当有险情发生时,他们将与专业救助队伍一起,直接参与到大风大浪的救人活动当中去。

    在这些志愿者中,有的于去年“5·12”汶川大地震时自发组成救援队自费赶去救援;有的私营业主每年为游泳景区的救生队五万、十万地捐助活动经费;有的向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帮助贫困。

    22岁的志愿者刘汇说:“一次成功的救助能挽回人的生命。在被救者获救的同时,作为施救者,我可以从中感受到挽救他人性命的快乐。”

    海上志愿者传递“爱心”和“文明”,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链接
· 上海世博志愿者同庆世博会倒计时300天
· 文化部青年文化志愿者走进基层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 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一个月来 累计报名27万人
· "央行注册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在北川擂鼓镇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