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经典中国:我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经历60年沧桑巨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9年08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王立彬)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让世界20%的人口吃得饱、吃得好――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数千年来创造出灿烂的农耕文化;这又是一片新生的土地,60年沧桑巨变,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土地资源管理成就斐然,不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还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耕者有其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地主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首先采取减租减息等措施,随后又展开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很快不复存在。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制度大变革中,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先后无偿分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土地改革带来的直接成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年中,农业产量逐年上升。到1952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解放前最高水平,棉花产量超过50%以上,相当于1949年的3倍。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说,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历史。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搞“大包干”,奏响了中国改革序曲。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再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009年,全国夏粮预计产量达到2450亿斤,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连续6年夏粮增产的佳绩。

    在实施最严格的制度措施保护耕地同时,新中国土地利用水平不断提升。60年来,我国出台了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3部,土地资源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为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各类建设提供用地6791.80万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首次公开拍卖一幅面积为8588平方米地块50年使用权,44家企业激烈角逐,一家房地产公司最终以525万元成交。土地使用权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此拉开序幕。有偿使用和级差地租使土地价值从沉睡中被唤醒。土地由无偿、无期限、无流动向有偿、有期限、有流动转变,市场机制的引入,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近20年来,土地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比例逐年大幅提高,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累计超过5万亿元。土地收益为国有企业改革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我国新一轮土地改革和思想解放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土地管理事业的新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必将顺利承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久繁荣。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完善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增减政策
· 国土资源部就非法占用耕地致耕地毁坏认定征意见
· 新闻分析:到底怎样做才能够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
· 第19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