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22日电(记者 杨三军 陈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22日在成都表示,到“十二五”末,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将实现观测自动化、布局科学化、装备国产化、业务标准化,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奠定基础。
宇如聪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应尽快解决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五个关键问题:一是抓紧优化和完善综合观测系统站网布局,力争1至2年内,完成地面站网调整方案;二是加快推进综合观测系统自动化,务必在3至5年内,基本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大幅度减轻人工观测任务;三是大力增强观测系统的保障能力;四是切实提高观测质量,提高观测系统建设的应用效益;五是完善观象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对解决基础性气象问题的支撑平台作用。
会议提出到“十二五”末,建成比较完善的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形成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和稳定运行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观测自动化、布局科学化、装备国产化、业务标准化,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奠定基础。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王晓云说,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适应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和气象服务的要求,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气候系统观测能力和有针对性观测能力的建设,并且强化技术装备保障能力,确保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观测是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加强观测业务,是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前提。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