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 张建松)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考古样品”,极具科学研究价值。在我国即将进行的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我国科考队员将赴南极格罗夫山等地搜寻陨石,同时还将收集新降落的宇宙尘样品。
距离我国南极中山站直线距离约400公里的格罗夫山,由60多座冰原岛峰构成,是地球上已知最富集陨石的区域。在1998年至2006年间,我国曾对格罗夫山进行过4次科学考察,共收集到9834块陨石,其中包括2块火星陨石和多块特殊类型的陨石,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陨石存有量最多的国家。
科学家根据格罗夫山陨石的富集机制和分布情况,判断该地区仍存在大量陨石。在我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将到格罗夫山的阵风悬崖、哈丁山、查哈洛夫冰碛带等地,继续搜寻陨石。
来自桂林理工大学的陨石专家廖秉魁还将参加美国陨石队的联合考察,计划今年11月底从美国的麦克默多站出发,乘专机飞往南极横断山脉中部的Miller Range地区,开展系统陨石收集工作。
南极不仅是陨石的富集区,还是收集宇宙尘最理想的区域。除了陨石穿越大气层烧蚀产生的消融型宇宙尘外,还有大量的星际尘埃不断沉降在地球表面,其中相当一部分颗粒甚至比陨石更为原始。
由于南极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所覆盖,且远离人类活动区域,因此南极冰雪中混入的地球尘埃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具有最高的宇宙尘相对含量。
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员在格罗夫山野外考察期间,将利用大部分宇宙尘具有磁性的特性,采用磁装置,获取新降落的宇宙尘样品。
我国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安装更多天文观测设备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 张建松)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内陆冰盖考察队员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安装更多的天文观测设备,同时将进行施密特望远镜阵的地基准备工作。
来自南极天文中心的商朝辉和胡中文两名科考队员,将随我国南极冰盖考察队抵达昆仑站,对冰穹A地区已有的天文观测设备和能源通讯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将安装一台新的“亚毫米波光谱仪”和“月光闪烁仪”,并进行调试。
经过我国第24次、25次南极考察队员的努力,目前我国已在冰穹A地区安装了南极小望远镜阵、声雷达、天光光谱仪、天光云量测量仪和亚毫米波望远镜等天文观测设备。这些天文观测设备所取得的结果已经不断证实:冰穹A应该是全球最好的天文观测地。不过,根据天文选址的惯例和要求,我国天文学家还将对一些参数进行较长时间的监测,并扩展观测波段,为我国将来在冰穹A建立南极天文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目前,南极天文中心已计划在我国2010—2011年的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冰穹A安装“施密特望远镜阵”,由3台50—70公分的望远镜所组成,每台望远镜重约2吨,将在暗物质、暗能量、变星、双星和太阳系外行星等观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这些巨大的望远镜安装运行的稳定性,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将提早进行地基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