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12日电(记者 田建军、徐旭忠)近年来,我国航道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攻克技术难关,逐渐掌握了长江航道整治的先进技术,加快了长江航道整治步伐,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据长江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彭松柏介绍,针对航道整治工程规模较大、工期短,整治建筑物材料需适应河床变化等特点,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江中游的航道整治建筑物中,广泛采用了土工合成材料,解决河床变化频繁、施工强度大等问题。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底、护滩新结构,抛石坝体、沙枕坝芯块石盖面坝体、箱体坝等不同的坝体结构形式,以及绿色植被生态护坡新技术等,形成了一套以土工布作为软体排护底、充填沙袋筑坝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治理核心技术。
长江中游水流条件多变,河床组成复杂,既有沙卵石河床,又有沙质河床,洲滩演变剧烈,再加上受现有航道整治理论、模型试验等诸多不足限制,其航道整治工程成为我国内河航道治理的难点。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提出动态管理的理念,加强对工程现场的跟踪观测,及时根据河道条件变化,适时进行施工阶段模型试验,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工程效果。
目前,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已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工程质量实施了全过程检测。在水下护底排铺设中,工程人员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控制铺排轨迹,实现了铺排轨迹的及时跟踪检测;通过引入潜水员水下探摸技术、水下摄影技术,以及多波束扫测系统等,对水下工程质量进行观测、检验,航道整治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