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跻身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出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人民日报

跻身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出发    

    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迄今中国境内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国际艺术节今年已是第十一届,在过往的10年中,艺术节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注重积淀,成功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今天,艺术节又以前所未有的重新出发的魄力轻装上阵,再创辉煌。

    中国首演 亚洲首演 全球首演

    吸引力 步步高升

    11月18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的舞台被划出楚河汉界,充满象征色彩与诗化风格的舞美,四面楚歌、乌骓嘶鸣,项羽眼含热泪、执手虞姬相对而歌……用恢弘的西洋大歌剧样式呈现“楚汉相争”,剧中焕发出的原始而又蓬勃的艺术感染力,让台下观众为之沉醉……

    这是上海歌剧院排演的原创歌剧《楚霸王》的世界首演,也是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无独有偶,一个月前,艺术节由全国首演的民族舞剧《王昭君》揭开帷幕——开、闭幕式同时用首演的原创剧目,在艺术节的十年之路中还未曾有过先例。

    这第十一届的艺术节,新意盎然。

    “艺术节并不仅有展示经典的功能,某种程度也带有一种实验、探索,或者说是冒险的成分。经常有一些新鲜的东西在上面尝试,这样艺术节才有意思、有劲。”走过10年成功积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陈圣来说,“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开始朝这方面努力。”

    坐在“雪球”一般的座椅上,童话世界就在小观众身边展开,亲历冰天雪地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体验春天与冬天的奇遇。这样如梦似幻的新奇剧目,在今年艺术节55台舞台演出中并不鲜见。探索创新,成为这个目前中国境内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唯一国际艺术节前行的方向。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最新创作的现代舞《男人眼里女人舞》,通过本届艺术节在全球首次亮相;阿根廷探戈舞剧《天使降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苏格兰现代舞《温柔的诱惑》、德国话剧《狗镇》、比利时儿童多媒体剧《雪球》等则是在本届艺术节上实行亚洲首演或中国首演,首演剧目数量创下历届之最……

    中国首演、亚洲首演、全球首演,本届艺术节在继续高举“经典一流”旗帜的同时,又有着前所未有的重新出发的魄力。“我们就是要轻装上阵,不管前10年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在艺术节中心工作的解鸣这样告诉记者。

    古典剧目 现代剧目 创新剧目

    创造力 节节攀升

    其实,走过10年,艺术节早已被公认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品牌与工程,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

    每一年的艺术节,名家名团总是纷至沓来。仅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艺术节上,就云集了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德国莱比锡音乐厅管弦乐团等一批世界著名艺术团体,著名指挥家阿什肯纳齐、里卡多·夏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吉顿·克莱默等一批世界知名艺术家。

    当然,要排出一份星光璀璨的剧目表来,对艺术节而言是驾轻就熟。不过,在陈圣来眼中,更重要的事情,在于艺术节灵魂的塑造。

    “前面十届艺术节虽然走过不容易,也已取得一定声誉。但走了10年,往往也会形成定势和包袱。如果做了10年还是这么做,艺术节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会缺乏生命力。”陈圣来坦承,自己选择将十年成就归于零,重新起步。“可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怎么突破自己、常办常新呢?有的时候就得追求蜕变。”

    艺术节的成长,就在一个个选择当中。

    在上海,观众最为“买账”的芭蕾舞剧,就属《天鹅湖》。艺术节的舞台,曾引入这出“演不败的《天鹅湖》”,不出意外获得成功。但第十一届艺术节,并未选择保险系数高的如《天鹅湖》般的著名芭蕾舞剧,甚至没有在古典芭蕾范畴选择。成为此次艺术节开幕演出之一的,是久负盛誉的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带来的当代版芭蕾舞剧《灰姑娘》——极简的舞台布景、极简的人物造型、极简的舞蹈动作,却勾勒出现代感十足的艺术韵味,让艺术节的观众们耳目一新。

    尽管这样的创新剧目,未必符合观众的预先期待。但这样的选择,将艺术节引入无人能及的创新之路。要知道,将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的艺术造诣和全球受欢迎度推向顶峰的,正是该团作为“后古典”芭蕾先锋的地位,该团改编创作的《灰姑娘》等剧目,在全球引起轰动。这样的探索,正代表着世界艺术的崭新潮流。

    这也让中华文化有机会与世界文化契合与碰撞,汲取其中最新的养分。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贵州省歌舞剧团原创舞剧《天蝉地傩》、湖北省歌舞剧院的原创舞剧《王昭君》,都是刚在当地完成创排,就直奔艺术节而来。当创新遇上创新,艺术节便不再是一个刻意铺排的官方仪式,而成为一个沟通世界的文化盛会。

    自排剧目 引进剧目 输出剧目

    影响力 届届提升

    当然,在艺术节出其不意的探索创新中,也有失败的先例。

    曾有一届艺术节,上演了一出为人诟病的《红楼梦》。这是一场在室外体育场上演的话剧,一批著名演员加盟献演,却因其对古典名著的肆意颠覆而令观众很是不满,演出效果并不成功。但艺术节宽容了这样的冒险与失败。

    “艺术节始终牢记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意,并积极为艺术家们搭建展示原创的平台,使他们更勇于担当。”陈圣来说。

    他始终记得,世界著名的爱丁堡艺术节的艺术总监麦克马斯特曾评价,艺术节是允许冒险的地方,只要你有创意,不惜颠覆传统。“如果艺术节不去冒险,那就只会走下坡路。”

    不过,艺术节探索的动力在哪里?底气又在哪里?

    走过11年,艺术节感同身受的,是它所依存的这座著名城市力图重新面对世界的热情。

    上海,历来就属中国文化的“桥头堡”与“半壁江山”。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主办的国际艺术节,交由上海市政府承办,别有深意。这意味着,外国的艺术家要从上海看中国,中国的观众要从上海看世界。这样的担当,令艺术节压力巨大。

    走过11年,整体来看,艺术节走得颇为聪慧。比如,艺术节曾将当年5月才在巴黎上演的喜歌剧《游侠骑士》,10月快速引进中国。不同于“丽都”、“红磨坊”、“疯狂的牧羊女”等专门用来喂养观光客的旅游文化,这出新的巴黎剧目,将古典的喜歌剧《游侠骑士》做了完全现代演绎,并将多媒体手段与其融会贯通,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艺术节向观众们介绍,要了解巴黎吗?这才是巴黎的主流文化,才是巴黎市民所追赏的演出。

    不单单引进世界的艺术视野,外国艺术节、外国剧院等从上海艺术节中“拿”走的中国剧目也越来越多。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一个文化输出码头。艺术节自身的一流展示与前沿探索,也日益娴熟。

    走过11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人们最初的提问,艺术节,究竟是什么?“艺术节是最具创意的文化合成,你要做的是艺术节,不是歌剧院,不是音乐节,不是戏剧节或其他任何东西,你必须要呈现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在陈圣来眼中,这也将成为艺术节未来若干年将要走的方向。(记者 曹玲娟)

 
 
 相关链接
· 艺术盛宴点亮心灵—写在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之际
· 艺术点亮心灵—祝贺第1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 文化中国——写在第1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之际
· 陕西民间艺术团启程赴英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